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520|回复: 282
1#

这是个发烧的靓题啊....呵呵...很欣赏楼主的慧眼了啦....恩...低频,迷倒一遍遍了啦...
   个人认为啊,现代的hifi领域,对低频的理解,和传统的相比,有了新的内含,就是电子乐器的容入...我们或许要区别对待,才能较为准确的玩好低频...
   在古典的音乐中,低频的"质感"是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各种低音乐器的声音的美感特征...比如啊,贝斯提琴,定音鼓,大鼓,钢琴,贝斯号,等等,它们由于材质,形状,振体性质等截然不同,在音色音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知道,声音大体上是由主频和附频这两个东东组成的,转换到电路上,就是基频和谐波...简单的说吧,很难搞定滴....就说大鼓吧,要理想的还原其音效,在电路上需要两个参数指标,一个是功率,也就是必须提供大动态的电流能量,另一个是谐波失真,也就是对微小信号的保真的高品质,这两个参数是对抗的,至少也是很别扭的...在成本因素的影响下,厂家一般的做法是要么牺牲功率保保谐波,要么牺牲谐波提提功率....这样,也就给发烧友留下个摩机的空间...谐波好的摩电源,功率好的摩元件..当然还有其它的问题....哈哈....顶班的也不敢说就彻底的解决了这个,理论上也认为没有极限....以前听过一个报导,说北京的一位发烧高手,器材八十万,就是一套六十瓦的胆机系统,可以还原出一枚缝衣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够意思了吧..可还有人戏称,那没啥,还有芝麻掉地上的声音等着呢....好笑啊...不过我倒听过玩的好的鼓音,震的心好动,而槌的磨擦声,鼓皮的变形的声音也清晰可辩..当然到了这个份上,鼓手那些精妙的技巧与注入的感情成分所构成的艺术感染力,自然也就显露无遗了啦....
   电子合成营造的低频有所不同,好像已谈不上所谓的"质感"似的....因为振动体退到了二位,重要的角色是"拾音器"啊"合成器"啊等纯电子的东东,人性化的东东也少之又少也....形容它的概念往往也很模糊,比如什么"量感"啊,"重感"啊,"空气感"啊,等,主观因素要多一些,见仁见智多一些,有点百家争鸣的味道......
   总之,低频是音像里很值得玩味的重要部分,是震撼,冲击,宽阔,浓重等感受的缔造源...自然也就成为发烧友的乐园了啦....
   个人感受,欢迎指正了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