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胡兄在这儿啊....并且高手如云啊..有礼..有礼....
此题目之内容乃发烧要素也,我们听录音作品,是应该知道录音师都玩了些什么花样,不然就好比吃饺饺不管馅馅,撑饱而已...因此老发烧友都常说:听音需知味儿....
我读完过一本录音的书,说实在的,枯燥的很啊....还没看到尾,前边快忘光....看来也是缘分在作怪..好在做发烧友用不着懂那么细,只要了解其中要点,奥妙之所在也就行了....呵呵...班门弄斧哦...献丑哦....无非是兴趣所在,借题发挥啊....
记得在那本书里,基础的部分主要有三:一是声音的原理,特性,要素,二是环境的特性,三是转换原理,声转电电转声啊,重点是传声器,也就是话筒....名堂很多啊...那么奥妙在哪里呢?一切的一切,就是要获得这样的效果,保证录制的对像具有原来的如像感,质感等特征...好难说清的哦...比如吧,一段小号音,是乐手在那个位置上吹奏,这就是像感...那么吹奏时乐手的技巧所产生的小号音色音质的变化,就是质感.....总之为了这种种细节的东东,有很多专用的技术,等级越高的录音师,手法就越高明,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细节也就越丰富....书的后边主要是具体操作,也很难,记得有室内,室外,单个,多个,以及采用什么话筒,多少话筒,话筒远近等等.....录交响乐,是书的后部,属于高尖端了....不过目的是一样的:像感,质感....
说真的,我们无法还原现场,所谓的DSP声场技术吹得再神,和所谓的高保真技术一样,只不过是某阶段的标准或者说是宣传罢了...有些尖锐,是吧...但事实却如此..但还原声音里的那些要素,却是能够作到的,如像感,质感啊什么的,其实做到此步也就够了吧.....我们听现场干嘛,我们要听的是艺术家的声音形像和技巧,听靓音...呵呵....对不对...定位啊,摆位啊等是对像感的完善,而焊机啊,摩机啊则是质感的探索.....说真的,就算是已拥有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也不敢说做了百分之百的还原,也就是说还有可动之处啊,所以,发烧友们还有得折腾呢.....多请指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