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盘解码车轮战(排名结果和听感都在第一页) [复制链接]

查看: 26078|回复: 141
1#

SMERT 在 2005-10-11 6:41:24 发表的内容
有朋友问为什么AA的表现这么差,也有朋友说S10的解码部分素质一般。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觉得AA这台CD机的解码部分的确不怎么样。AA网站上说了,用的是PCM-1728的芯片,而且只用了一块。输出部分用的是两块OPA2604。虽然用料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S10用的是4片PCM-1702和4片NE5532。更不用说AA自家的解码器AA DAC I了,它用的是4片PCM1704K和10片OPA627,这个零件级别相差实在太大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耳朵不喜欢AA Player 1清爽的风格,但来过我家的朋友,个个都能当场听出,AA Player 1的声音远不如作为参考的AA Player 1+T-DAC。

至于S10,无论做合并CD还是转盘,都有一个问题,高频有沙石感,粗糙了一些,听钢琴特别明显。声音的重量感不够,一台重14公斤的CD机播放出来的声音只有7公斤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说法),低频有量,但感觉潜不下去。另外,S10在做合并CD的时候质感表现不太好,这也是为什么AA Player 1排在S10前面的缘故。

本来以为S10做转盘搭配T-DAC时,高频的沙石感会有改善,结果改善很小,如果换用AA Player 1做转盘,高频马上就顺滑了。可见S10的转盘部分水平也一般,当然肯定要比DVP9000S好。

至于S10的解码部分,我觉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不知道市面上那些4-5K的解码器对比S10的解码部分水平如何(估计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是不会买的。低价位CD机搭配这些解码器还不如买一台合并CD来得方便,可以节省一条电源线和一条数字线的预算。

日本的机器跟外围元件有关,是否留意元件都是JRC、三菱、NEC、松下等公司生产,欧洲产的机器元件都是MOTO、SIS、汤姆逊、菲利普等公司生产,当然声音的表现截然不同,故日本的机器与欧洲产的机器比整机很难有突破。
分享 转发
TOP
2#

SMERT 在 2005-10-11 6:41:24 发表的内容
有朋友问为什么AA的表现这么差,也有朋友说S10的解码部分素质一般。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觉得AA这台CD机的解码部分的确不怎么样。AA网站上说了,用的是PCM-1728的芯片,而且只用了一块。输出部分用的是两块OPA2604。虽然用料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S10用的是4片PCM-1702和4片NE5532。更不用说AA自家的解码器AA DAC I了,它用的是4片PCM1704K和10片OPA627,这个零件级别相差实在太大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耳朵不喜欢AA Player 1清爽的风格,但来过我家的朋友,个个都能当场听出,AA Player 1的声音远不如作为参考的AA Player 1+T-DAC。

至于S10,无论做合并CD还是转盘,都有一个问题,高频有沙石感,粗糙了一些,听钢琴特别明显。声音的重量感不够,一台重14公斤的CD机播放出来的声音只有7公斤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种说法),低频有量,但感觉潜不下去。另外,S10在做合并CD的时候质感表现不太好,这也是为什么AA Player 1排在S10前面的缘故。

本来以为S10做转盘搭配T-DAC时,高频的沙石感会有改善,结果改善很小,如果换用AA Player 1做转盘,高频马上就顺滑了。可见S10的转盘部分水平也一般,当然肯定要比DVP9000S好。

至于S10的解码部分,我觉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不知道市面上那些4-5K的解码器对比S10的解码部分水平如何(估计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是不会买的。低价位CD机搭配这些解码器还不如买一台合并CD来得方便,可以节省一条电源线和一条数字线的预算。

日本的机器跟外围元件有关,是否留意元件都是JRC、三菱、NEC、松下等公司生产,欧洲产的机器元件都是MOTO、SIS、汤姆逊、菲利普等公司生产,当然声音的表现截然不同,故日本的机器与欧洲产的机器比整机很难有突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