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的Hi-END扬声器在德国音展上 [复制链接]

查看: 4279|回复: 12
1#

那个链接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某些国货参加了某国某个音响展览,其他还能说明什么?

这些图证明了该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么?简单的办法,请举出销售的实例!国外的很多所谓参展,所谓学术会议,只要有钱报名,都可以参加。

国内的厂商经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很少思考音响产品的话语权在自己的手上?一些人认为自己操纵了媒介,就可以左右市场?国内日渐成熟的市场正在否定和抛弃这种做法。

发烧友有资格对音响产品说三道四,任何言辞都不过分,因为他是消费者,因为他对声音的执著!只有可以接受消费者苛刻挑剔的产品,它的品质才是可靠的。

在成熟的消费市场,不可能发生国内消费者遭遇的这么多不幸,尤其是音响消费。这种教训很多也很深刻,所以批评国内的消费者或发烧友有什么偏激的言行,不如反思这些言行产生的原因!

国货音响的品质自己都难以保证,尤其是量产的品质,如何能责怪发烧友和消费者呢?

产品的品质不是靠政策培育的,更不该靠民族情结来培育。国内音响要想发展,还是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不能经历国内如此宽容的市场检验,如何可能接受国外市场的苛刻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发烧友和消费者的任何批评,都应该被看作是为了产品的明天,由此激发生产商提高品质的积极心态。
分享 转发
TOP
2#

夜魔侠 在 2005-7-18 8:56:24 发表的内容
[

兄弟的这番话说得太武断了些,国货的某些产品在国外已极受欢迎,如山灵的T-100、声雅的好几个型号已被德国人包销、欧博的几款产品也已被洋人买断货,根本不是你说的“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么?”。
参加有档次的展览会并不是有钱就行的,那CAV、爱浪赚得够多了,为什么它们没参展?
你说国货生产商“操纵了媒介”,这话说得有点大了吧,媒体一般只报道客观事实,当然有些商业上的利益,这方面洋货应该更突出,那些枪手、杂志推荐的、误导的洋货还少了吗,你去翻翻前几年的杂志吧,那一个不是把洋货吹的天花乱坠,到头来呢?你说消费了国货遭遇了“这么多不幸”?看看现在发生的“音乐甲虫”“AA"事件(不要跟我说这两个不是典型,假如国货这样,你会怎么说),你不失望么。
外国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不愿意多花冤枉钱这就是为什么诸如山灵、声雅、欧博在国外买得好的缘故,你能说他们的消费市场不成熟吗?

总的来说,国货、洋货的产品都有好有差,国货的总体水平,特别是高端产品还与洋货有差距,但性价比远远超超过洋货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的发烧友80%-90%都还未能作到挥金如土的地步,选择国货无疑是更加理智的做法。




我也正想说,老兄你说话太武断了吧!

国货的某些产品在国外已极受欢迎?仅仅依据的是山灵和声雅的几个型号已被德国人包销、欧博的几款产品也已被洋人买断货吗?

包销是营销的一种手段,这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这些产品国外的市场已经极其受欢迎呢?欧博产品被人买断也只能说明这个问题。

“音乐甲虫”“AA"事件正好说明了国内音响市场的不成熟。这里的差错更大程度上是香港和大陆代理的问题,并不是德国生产商的问题。如果你了解德国法律对于音响产品的品质保证要求,你就知道决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国外早就把展会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手段,他不是评选劳模,也不是奥运会百米跨栏给个指标,他们又有什么必要拒绝厂商缴钱参展?CAV和爱浪之类的不参展,当然是他们营销的手段需要,至少老外的米没那么好赚,他们的目标本来就锁定在国内的某些类型消费的!

国货的品质i叫人不能放心,把责任推给消费者不能体谅,恰恰说明了中国音响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源。关于国货的品质究竟,我建议你应该看看欧博的老总,还有其他知名厂家当权人在某论坛与网友的对话,他们的回答和网友的质疑可以给你最好的回答!

中文音响媒体存在的危机和问题,归结为现在有几家可以获得消费者和发烧友的信赖?如果说中文媒体存在对国外产品过分吹嘘,主要责任在媒体自身,还是在老外?

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并不表示缺少父母之爱;对国货的批评,说明了大家对他的关爱。为什么要畏惧这些批评、排斥这些批评?

发烧友最理智的做法是,选择音响或调整系统,还是需要先确定自己的声音趋向,他的前提是要学会如何正确的聆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