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9777
|
回复:
46
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复制链接]
查看:
9777
|
回复:
46
发送短消息
UID
71468
精华
13
ww_cable@hotmail.com
34878344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Wilmer威馬
Wilmer威馬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68-6-29
帖子
12153
积分
1271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2-10-04
Wilmer威馬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12-15 11:23
|
显示全部
回复:很多器评文章中为什么极少提到声场的高度?
高度是很难搞:
1)天花板处理不易办,既难美观也难自己动手,不是挂什么挂得不稳不安全就是位置挂不准,而且天花处理难像处理地板般可放一下试,一动就得钉装/粘贴,搞好了才不对头就烦。。。。
2)片子录音本来就没几张特别关注声场的高度,一是拾音咪特性、二是拾音咪摆放技术、三是现场环境。。。连 AV 多声道也只是不停向前后左右扩散,就可想像连人工化模拟也难营造声场的高度感。
3)音箱或单元本身的声音扩散性普遍都是注重横向或横向优於纵向,不知是技术?还是物理原因?还是立体声只是建基在左/右横向的 2D 层面,而非包含纵向垂直的 3D 层面?总之是箱子本身对於营造声场高度感的纵向垂直扩散是比较给忽略的。
分享
转发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