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玩胆机,请推荐一款的el34 单端 [复制链接]

查看: 8527|回复: 15
1#

2500的价格推荐斯巴克MT35,广州海印星之光电器城仙童电器代理(找华哥),我也是玩这个.贵点就欧博M100的纪念版。具体哪一代见下文:
第一代的M100采用EL34功率放大管标准接法,声音直接,动态凌厉,有良好的动态范围和驱动力。但不足之处是屏极负载电阻的负荷较大,可靠性受到影响,偶尔会出现电阻烧毁的故障。
    第二代的M100即M100 MKII,采用功率管监测、调整和高压延时送电、超线性接法等措施,在延长担任推挽放大的4支EL34电子管寿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末级失真,令低频控制力、解析力和结像力更佳。M100MKII内置真正的前级放大器,在继承了M100中性、自然音色的同时,增强了丰富全面的表现和良好的适用性,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第三代M100 SE仍然采用对功率管进行监测、调整和高压延时送电等措施。输出级使用4支俄制Svotek EL34,输入级使用两只俄制Svotek 6922电子管,继承了第二代M100全面的表现,极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低频控制力、解析力和结像力较M100 MKII则有明显提高。
    第四代是M100 plus,仍然使用4支EL34接成超线性接法,输出功率达到40W。它的推出依赖于俄罗斯生产的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早期英国大盾与德国德律风根的“再生版”EL34EH和12AT7EH,在声音上有了重大的突破。M100 plus与它的前三代产品相比,最主要的提高在于既保留了前三代产品驱动力和搭配性强的特点,在音质上又有了重大的提高。同时在输出变压器使用器材、绕制工艺上也有了新的提高,且电源供应更加纯净和充足。电子管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使用前的严格配对和老化使M100 plus得以取消前三代产品外置的屏流调整装置,从而降低了由于用家调整不当造成故障的几率,同时增加了音量遥控装置,使用起来更方便。
    M100-10 signature 周年纪念签名版是M100的第五代产品,也是欧博成立10周年推出的不计成本、不考虑市场定位、力求最“发烧”的EL34推挽机。电路设计与M100 plus不同的是电压放大级没使用SRPP线路,而用一只12AT7分成两半,低内阻,高屏耗的5687替代6N8P做长尾倒相推动;末级的功率放大管同样是超线性接法,不同的是使用了自给偏压方式,换管方便,不需调整;高压部分采取电子管与晶体管混合整流;3项措施使声音更加有韵味,高频更细致。10周年纪念签名机的前级管和推动管分别使用了NOS 12AT7和NOS JAN5687古董管;功率管和整流管已经无法寻到批量的NOS古董管,仍采用目前声音最好的、美国人设计、俄罗斯产6CA7EH和5AR4EH。 该机除了在整流上用了电子管,滤波电解电容也全部使用了音乐性极佳的飞利浦电容。
    2007年推出的第六代M100依然是EL34推挽机。与以往版本不同的是,采用了著名的Dynaco推动线路,同时采用了一只5Z4P整流电子管二极管为6U8供电,更充分地发挥6U8这只古董管的音乐表现力。 M100第六代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改变了以往的安装设计,也是外观和工艺改动最大的一款。它超脱了传统电子管机结构的模式,将变压器的电子管全部沉入机底,大大地缩小了整机的高度和体积。整机线路板及输出变压器使用尼龙支撑物,加以减震处理,使得震动干扰不再影响放大系统。
    第七代的M100也就是欧博15周年之际将推出的纪念机(为行文方便,以下称为M100-15)。M100-15是M100历史上最高级的版本,它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采用前后级分体式,机壳设计以Reference系列为蓝本,后级面板上方是一个显示屏流的表头,左边旋钮是4只EL34管的屏流调整切换选择开关,右边是表头亮度调整。整机大气辉煌,是M100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结构。二是输出功率管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飞利浦6BG6古董管。6BG6是用于视频行输出的束射五极管,兼有束射四级管6L6和五极管EL34的不同特性,在声音上既有EL34的强劲和爽朗,又有6L6的醇厚和润泽。在电路设计上采用超三极接法,可在三极管纯美自然的基础上保证应有的输出功率。可喜的是6BG6可用于历代的M100放大器上,无须改变电路即可代换使用。欧博库存有大量的6BG6备用,并且准备了套件销售,M100的新老用户都可以用该套件对老款M100进行升级。
    M100-15是欧博为庆祝成立15周年推出的纪念机,无论是结构还是设计上都较历代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声音和品质上都有显著的提升。然而,M100-15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高档机的设计中价位的定位,并且6BG6对老款机的升级也使M100的老用户不会失望。由于本期未及拍摄图片,我们将在之后的杂志中介绍M100-15的详细结构和产品特性。
    经过15年的磨砺,欧博已将EL34的特性吃透,通过M100放大器充分发掘了EL34的潜力。同时也说明了EL34是一只非常优秀的电子管,只要设计优良,它就会释放出天籁之音。Marantz、Dynaco、Altec等都有用EL34制作的不朽名机,最典型的要数Marantz2、8B和9,M100-15后级正是Marantz2每声道两只EL34推挽的结构,不过使用的是特性更好的6BG6功率管。
    M100就像一首诗,诉说着EL34的经历。当然EL34不专属M100所有,也不专属于欧博,它是世界音响的宝贵财富。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有像M100这样的一批优秀电子管机的产生,EL34才得以辉煌至今。让我们用心去品味这些音响产品的精华吧!
全文见: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6080.aspx
分享 转发
TOP
2#

“正在计划推出,但可惜是超级贵的招牌精品,志在显功架”。
“威马”是只毒物,不停地放毒,越放越毒。
TOP
3#

SPARK公司在一年前曾经推出过部Cayin MT 12的真空管机,它在前置放大部分使用了一只12AX7(ecc83)和二只12AU7(ecc82),强放部分则使用了四只EL84,功率只有12瓦。椐说MT 12投入市场相当受国内欢迎,在台湾地区和香港日本等地区都获得相当好的评价。 Cayin MT 35可以说是MT 12的升级版,前置放大部与MT 12完全相同,在强放部分则由原来的EL 83换成了EL 34,而功率则由原来的12瓦提升到35瓦。之前笔者试听过MT 12,声音相当细腻、甜美,在12瓦的输出小型真空管机一族中已经算是名列前茅了,改用了EL 34后的MT 35功率大了一倍,那究竟会带来什?变化呢?它们的音色几乎是同出一辙,可能是有相同的血脉的原故吧!MT 35从小音量到大音量一致的安静,加强了功率后,不但让乐器分外浮凸,连带的细节一窝蜂全倾倒出来。 刚开MT 35的时候,声音仍有一些生硬,在经过200个小时的热身后才可达到正常的状态。听一段大动态的作品,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狂想曲集》,向来是我在Living Stereo系列中的私房唱片之一。很明显的,MT 35推动下的Westlake Lc5.75F呈现出一个很饱满、很扎实的低沉世界,浓郁而密集的旋律线阵阵扑来,不仅厚实而且还很有质感。斯托科夫斯基所刻意营造的庞大效果尽显无遗。乐团的定位感历历再现,但音质上仍可感到稍暗的共同特质,木管与铜管都没有很突出的音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弦乐群绵延不绝的声响,气势十足而推送力道极强,而音场的深度与广度也可充分让音乐开展。

     EL34电子管在音响发烧友中的知名度很高,国内外著名的电子管机生的厂家,有不少用EL34制作的电子管机名品。但是从功率输出级的电路形式来看,几乎都毫无例外的是推挽放大,原因是每支EL34的最大屏耗仅为25瓦,当采用单管单端放大时,如果按五极管或者超线性接法,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超过12瓦,若是接成三极管,则只有6瓦左右。而采用推挽放大电路,就可以轻易的将输出功率做到三四十瓦,可见在输出功率方面,推挽比单端大得多,但就音质和音色而言,五极管或三极管接法优于推挽机。 我们知道,将功率五极管或束射四极管改三极接法以后,其内阻会大大减小,线性也会有所改善。在输出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一定的条件下,输出管内阻减小就会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减小。这样,就会加大对扬声器的阻尼,使音盆的运动尽量做到“令行禁止”,减小瞬态失真。另外,在功率放大器中,三极管生的非线性失真是二次谐波幅度大于三次谐波幅度,而五极管或束射四极管则是三次谐波失真比二次谐波失真大。根据理论分析,推挽放大器在电路参数对称的条件下,可以消除偶次谐波失真,但对奇次谐波失真却无能为力。 所以,用三极管作推挽放大可以减小非线性失真,但是,由五极管改三极管接法以后,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将大大减小,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例如,MT 35电路原来超线性接法,在电源电压400V的条件下可以获得35W以上的输出功率,当改三极管接法后,输出功率将减少到16W左右。所以MT 35则采用了一个较中性的选择,超线性接法,这样可让功率管在发挥出最大效率的同时也保留了音质和音色的甜美。

原文出自:http://bbs.avtime.cn/thread-184516-1-1.html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09-04-17 14:34:0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