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两个米尔斯坦的巴赫无伴奏谈起 [复制链接]

查看: 12521|回复: 59
1#

上山砍柴 在 2004-8-3 10:43:2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不是“技术派”,我也只是很感性地听的那种。虽然有朋友因为我喜欢巴赫而曾开玩笑地说我是“技术派”。
对这三个版本你我看法基本相近。不过个人觉得EMI的米尔最好听,虽然冷峻了点,但我喜欢这种感觉。如果取局部来听的话,又觉得DG的米尔更丰富些。
葛鲁米欧是我听的第一个版本,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满足了,可以不复求了,后来听来,依然有很好的感觉。我想送一张给刚入门的弟弟,想选的也是这个版本。




这就怪了!砍柴兄既然喜欢冷峻的感觉,怎么就不喜欢斯塔克的巴赫无大呢?
分享 转发
TOP
2#

上山砍柴 在 2004-8-3 14:10:15 发表的内容


在下只听过水星版的斯塔克,当时嫌其琴音飘晃不实(可能与播放器材有关?),很不喜欢。于是后来也没在去听。
想来不管怎么样,喜欢这个曲目,却忽略一位录过至少两次该曲的艺术家的录音可能都是不应该的。
兄以为RCA的是否更好一点?



斯塔克先后录制了5版巴赫大无,对巴赫大无的贡献有目共睹。录制水星版时斯塔克正处艺术颠峰时期,技术近乎完美(当然还是不及富尔曼),对巴赫大无也有一定见解,唯一的欠缺是人生经历还不足(理解巴赫大无正需要),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炫技,这是断章主意,没有真正用心聆听大师的演绎,斯塔克朴实、苍劲的琴声把巴赫大无的神圣、宏伟表现无遗,加之发烧级录音绝对值得一听(你所说的琴音飘晃不实应该与播放器材有关);相比较而言,RCA版正是大师人生感悟较深时期(大师年逾七旬),大师对巴赫无大的理解更加完善,感情的释放更加自然、投入,技术方面也没有明显减退,纯厚的琴声、适中的速度、乐句过度之自然更是令人信服(完全没有某些演奏家的生硬、造作),斯塔克RCA版本是大师穷一生之佳作,是必听的版本之一!
TOP
3#

上山砍柴 在 2004-8-8 11:17:23 发表的内容


看来是两个版本都非听不可了。
遗憾的是我居然没见过富而曼的。




富尔曼应该没有巴赫无大全集,我指的是就大提琴技术而言,富尔曼在斯塔克之上。富尔曼可以用大提琴轻松演奏《门德尔松小协》而且保持了原曲的韵味、内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可惜我未曾听过。听过他与海飞茨合演的《勃拉姆斯大、小提琴协奏曲》,感觉是唯一可以在速度、气势、素养等方面与海飞茨比肩的大提琴家。
TOP
4#

上山砍柴 在 2004-8-15 21:35:55 发表的内容
最近拍了些小无、大无的照片,却帖不出来。




贴别的网站再连接过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