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不出買木頭機架的理由,除非是用來做擺設。 [复制链接]

1#

不小心就会有思维定式,以前看各种资料表明玻璃用做垫板不行,但我的系统用上玻璃垫板反而好。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20/2/25 12:21:35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做摆设,我也不主张用木架子哦。
音响调整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慢慢地形成固有观念,很难改变的。
比如我,很固执地坚守下面观点,都懒得去改变。
1、独立地线,费时七八年,中间还换了房,半夜施工,弄成了独立地线,觉得可以了,就没有再去反复比较独立地线和大楼地的区别。比较出没区别,我前面的工作不是白做了吗?因此,去做比较本身就是一桩蠢事。
2、三相电表,查找资料无数,托人数批,从计划到实施,费时一年半,能量密度是好很多,原来的家用5-60A,太小了,弄的3*100A。 再换单相,用拖板来比较,可以说是跟自己为难,而且换相需要煲100小时,只能坚持用三相电表了,到现在,欠的人情都还没有钱请客还掉。
3、cd机、前级一相供电,后级一相供电,配电箱前,火线零线共计四根,配电箱后,火线零线地线共计12根,外加四只CSE CON4插座,也只能认为这种方式最好了,因为,已经繁杂了,再简单下来比较,万一没区别,难道我把多余的线扔掉吗?配电箱也由西门子换成紫铜的,当时是觉得紫铜配电箱好,现在没有必要折腾换西门子配电箱再比较。这一块投资达四五万,怎么舍得动来动去。
4、器材架,最先考虑的是stillpoints,7万多,可以把所有cd功放全放完,但太不好放了。后来进的西班牙架宗四层架和两只单层架,后面发现四层架太高了,也没有办法换成两个双层架了,需要另外花两三万,只好视觉上做点妥协,看久了也就习惯了。再后来上了六块玻璃做层板,逐一上去试听,越来越好,到现在也没有动它。此处花了八万多,只能这样将就了,不可能再去试什么潜水艇、CMS,也试不起。
5、还有件蠢事,把放器材的地面全弄成5厘米厚黑冰花花岗岩,耗费六千,当时觉得有点作用,现在也不可能翘掉来比较。
每个动作,都会觉得更好了,听久了,又会觉得不够好听了,走到现在,只能坚持一个理念,上了就不换,不去比较,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否则没完没了。
幸好,只剩最后一个项目,CD机电源线。
难点在于,四个选择不知道用啥,LIVE CABLE ORBIT或高一个型号,HB电源龙老大或者老二。
曙光在前,上了就退烧,争取2020年完成。
TOP
3#

成品的花岗岩,最厚5厘米,再厚就得定做了,楼板怕怕,约1吨重,幸好的靠近承重梁,最好是重心方承重梁上。
TOP
4#

回复 34楼jadis12的帖子

架子只是附件,为主要器材服务的。
我以前发了个帖子,六个不要,怕得罪人,很快就删除了。
TOP
5#

回复 38楼富盛的帖子

器材架的正确性,是正确反应器材素质的基础。
没办法,只能做到力所能及范围内自己认为的最好。
TOP
6#

主要成分就是铁、铝,卖太贵了,是很多人不接受的原因。
TOP
7#

器材架选择攻略:
1、首先确定要几层架,后级尽量单独一只一个单层架;
2、有多件器材,每只器材架尽量做到最高两层;
3、由于铁呀铝呀的什么都很便宜,生产材料成本都不会高,高的是专利、人工和销售渠道,在你能承受范围内选差不多最贵的,确定价格范围。
4、在价格范围内确定品牌型号。
5、尊重厂家设计师的劳动和智慧,不要把原装架改来改去。
6、尊重厂家的专利,不要购买仿真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