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markh
jpg(2011/9/20 17:13:42 上传)
原帖由 LP 于 2011-10-4 22:54:00 发表我多年前借来一部德国进口超声波机,用来洗碟,结果是干静会损伤碟,减少高频量。我不知这结果是否正确?
原帖由 LP 于 2011-10-6 0:09:00 发表 原帖由 markh 于 2011-10-5 23:56: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LP 于 2011-10-4 22:54:00 发表我多年前借来一部德国进口超声波机,用来洗碟,结果是干静会损伤碟,减少高频量。我不知这结果是否正确? 要选择正确的功率的超声波机,我的是50瓦左右,洗碟效果挺好,救番好多头版碟,效果刚好相
原帖由 markh 于 2011-10-5 23:56: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LP 于 2011-10-4 22:54:00 发表我多年前借来一部德国进口超声波机,用来洗碟,结果是干静会损伤碟,减少高频量。我不知这结果是否正确?
原帖由 LP 于 2011-10-6 1:04:00 发表 原帖由 markh 于 2011-10-6 0:57:00 发表有些唱片表面如新,但播放就炒豆严重,就是超声波也救不了,我想是当时的唱针造成的物理损伤,这就神仙也难救。这些最多出现在DG的大禾花,所以现在我提起大禾花就怕怕。DECCA头版就经常有POP,我觉得EMI的唱片质量比较稳定,不知有无同感。 我感觉一般地美国来碟的会差点损伤多点,英
原帖由 markh 于 2011-10-6 0:57:00 发表有些唱片表面如新,但播放就炒豆严重,就是超声波也救不了,我想是当时的唱针造成的物理损伤,这就神仙也难救。这些最多出现在DG的大禾花,所以现在我提起大禾花就怕怕。DECCA头版就经常有POP,我觉得EMI的唱片质量比较稳定,不知有无同感。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0-6 1:26:00 发表唱片噪声的因素中还有唱片所用材料问题。比如说MERCURY,因为MERCURY当年是二线唱片品牌,其唱片售价只有RCA的阴影狗,哥伦比亚六眼差不多一半,所用唱片片基也比RCA等大公司差,所以唱片底噪也比较大。MERCURY的电台版所用片基质量会比普通版好,肉眼就能看出差别来,听感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而且有足够运气,MERCURY喜欢的唱片还是找电台版效果会好很多。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7 1:00:00 发表是的,最好是英国头版。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7 0:33:00 发表现在听紧 Capitol 拉宾的《帕格尼尼:第一小协》,把 “瓜内里” 筐筐声 和 咣咣声啊,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