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风的电影原声世界! [复制链接]

查看: 355417|回复: 1170
1#

snake 在 2004-10-18 22:57:15 发表的内容
yabill 在 2004-10-18 21:15:57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4101821115234262.jpg[/upload]

没人提过的电影原声发烧天碟!David Hirschfelder演绎的主旋律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电影中回肠荡气.

此张是一些钢协和小品,非原作配乐


请教snake,原作配乐的CD是哪张?
分享 转发
TOP
2#

松风 在 2004-10-18 10:37:1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4101810363429489.jpg[/upload]

《日出前让悲伤终结》,早有大侠推荐过。欧洲古乐的发烧演绎,常驻STEREOPHILE杂志“拼死以求”榜单。


我定的上扬爱乐纸盒版,2496重新处理,附赠10周年精选CD.[upload=jpg]Upload/20041018215531602.jpg[/upload]

法国康城影展最佳电影配乐奖.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410182185445769.jpg[/upload]

<<法里内利>>一张听完后让你心境显得高贵的原声CD.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4101821115234262.jpg[/upload]

没人提过的电影原声发烧天碟!David Hirschfelder演绎的主旋律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电影中回肠荡气.
TOP
5#

松风兄,能说说《阮玲玉》原声吗?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4111521113338182.jpg[/upload]

阮玲玉原声带.
电影没看过,原声CD是看在淘宝全新未拆的(500多)炒价下买下的,当然我买的超便宜.

主旋律很是悦耳,有几段配乐也颇有情调.一些上海夜生活的时代歌反到稍显"吵".
小虫的'"雪夜"和黄莺莺"葬心"是必听的佳作.

很有小资味的音乐.
TOP
7#

转贴:

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電影最前線」的知名影評藍祖蔚先生。



  書名: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 (The Best Composers Of Academy Award)



  出版日期是 2003年3月,出版發行的是城邦文化,訂價為 380元。



  對喜歡電影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本書詳細描述了1960年代之後26位主要的奧斯卡電影音樂獎得獎人的生平故事、重要作品的創作背景等。以奧斯卡為重點切入雖不能全面涵蓋所有的電影配樂大師,但也幾乎包含當今影史絕大部分重要的電影音樂作者了。



  音樂難以文字形容,電影配樂也是如此,這本書的可貴在於突破了文字的障礙,成功的從各個電影配樂創作當時的背景與創作者的心路上傳逹了創作者的原始意念,從而讓讀者更深一層的認識體會到不同電影配樂的特色以及配樂大師的風格。



  細讀本書當能對電影配樂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從而提升自己欣賞電影的能力。
TOP
8#

转贴:


簡介兩本電影配樂書
2004-02-08    John    

簡介兩本電影配樂書
◆用電影音樂來延續您的觀影感動

對許多電影愛好者而言,電影原聲帶的聆聽與收藏是延續觀影後感動的最佳選擇。因此,電影原聲帶絕非只是電影的「配角」而已,它還可以作為主角,變成您收集CD的另一項選擇。基於此種漸漸成形的趨勢,我們在此簡介兩本電影配樂書,作為您收藏這類型CD的指南。

廢話不多說,我們要分別介紹的兩本書為:藍祖蔚輯著的《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和朱中愷寫的《電影音樂地圖》。

  

藍祖蔚輯著,《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
朱中愷著,《電影音樂地圖》,台北,商智文化,1998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

這本書顧名思義,講的是曾得過奧斯卡獎作曲家們的電影配樂作品。雖然奧斯卡獎作曲家的作品不見得適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就大多數人而這,這些作品的知名度和容易購得,的確是不錯的切入點。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這是一本關於電影配樂入門的介紹書。相反地,我們認為該書除了適合入門者外,還適合對這些配樂背後的故事感興趣者。也就是說,該書並非將電影配樂定位成配角,而是賦與該原聲帶獨特的生命。每一塊原聲帶,為什麼會已現有的面貌出現?這種配樂,如何和電影搭上關係的?以及,它在這位作曲家的創作過程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如果您對某一塊電影原聲帶感興趣,那麼,這本書底下的三項特色,必能增進您對這些電影原聲帶的認識:

一、這本書不是專業的電影配樂入門書,而是憑著對電影和音樂的喜好而寫就的。我們認為,這樣的出發點,正好貼近大多數對電影和電影配樂的喜好。作者藍祖蔚在〈自序〉說道:「我做的電影和音樂研究,主要動力就是來自我曾經受到的感動,以及我想知道的人與事。因為喜歡,也因為好奇,所以才會電影一部接一部看,音樂一首接一首聽,也跟著唱,慢慢累積,以迄於今,也有有這本書」(序言,頁9)。是的,少了對電影和音樂的熱愛,收藏和討論電影及音樂還有什麼樂趣?相信這樣的熱愛,也是許多電影和音樂同好所具備的共同特質。

二、此書介紹的主要是作曲家與導演互動的故事,並從該互動關係中透視電影和電影配樂的構成要素和魅力。因此之故,我們可以說,該書從作曲家的最重要的得獎作品談起,緊扣作曲家及他的作品來舖陳,讓讀者們可以從故事的脈絡中來掌握每塊電影原聲帶的形成過程。看完這本書,您會發現架上原聲帶的現身絕非偶然,其背後仍然有許多值得透視的「故事」。

三、最後,撇開這本書的內容評價不談,光是這本書的印刷和編排,讀起來就相當賞心悅目。打從文章的編排、電影原聲帶封面的插圖、參考書目的附錄,在在都提高了這本書的可讀性。對於國內這片不是很熱門的音樂領域而言,我們十分欣慰能找到編寫如此用心的參考書。

◆《電影音樂地圖》

相較於上一本書鎖定奧斯卡作曲家為主題,朱中愷先生的《電影音樂地圖》所討論到的作曲家則不特別限定某個範圍的作曲家。這樣的編排特別之處在於,它能滿足許多偏愛奧斯卡作品之外的電影配樂愛好者。有許多電影作品雖然沒得過奧斯卡,但在影迷心中,這些作品所帶來的感動依然不變。例如,如果您是國片愛好者,那麼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陳明章的介紹;又如果您愛看「新天堂樂園」和「海上鋼琴師」,則顏尼歐‧莫瑞克奈的介紹怎能容許被忽略呢?是的,這本書的確像地圖一樣,滿足許多類型電影配樂的愛好者。

如此一本包羅萬象的電影音樂書,我們可以將它的特點簡述如下:

一、作者喜以自己的觀影和接觸電影配樂的經驗談起,讀起來十分親切。您不必擔心自己是門外漢,可以像讀故事書一樣,親切地進入到電影音樂的世界中。因此,此書名為《電影音樂地圖》,實則是作者自己的地圖。看這本書,你可以決定到底是要跟著作者的地圖走一遍,還是跳到你自己想去的定點。

二、該書中每介紹一位作曲家後,都建議聆聽電影音樂時的搭配活動。換句話說,對於作者而言,電影音樂不僅是電影本身的配樂,它也可以是讀者自己的心情配樂。隨著不同的心情轉換,配樂也該有所不同。譬如:作者認為讀湯姆葛蘭西的小說時,不妨隨手放著傑瑞‧高史密斯的配樂;而聽詹姆斯‧紐頓‧霍華替ER(急診室的春天)所做的配樂,最宜下廚弄頓飯吃吃。這樣的建議,或許不見得可行,卻讓筆者對於電影音樂的用途開了眼界。

三、說到作曲家們的作品年表,就筆者閱讀所及,這本書可稱得上最詳盡的。就算不同意上述二個特點,你也不能否定作者所編的作品略表。倘若你沒太多時間看書而只想知道那位作曲家寫了那些作品,或是,你想查查自己所喜愛的配樂是那位作曲家作的,這本書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檢索資料。


◆結語:尋找屬於你自己心情的電影配樂

這篇簡介嚴格來說不算是書評。我們的目的不在於評判《奧斯卡作曲家的故事》和《電影音樂地圖》這兩本書的優劣。老實來說,依個人十分有限的電影配樂收藏和電影知識,也不夠資格來作這項工作。對個人而言,喜歡電影配樂的理由很簡單,在於這些電影配樂紀錄了某個年紀觀影時感動和心情。當我在面臨相同的心情,或是碰到影片內容相類似的情境時,總喜愛拿這些配樂來陪伴自己。

因此,不論是以奧斯卡作曲家為主軸,或是依個人喜好來介紹,這兩本書都十分適合喜歡替自己心情尋找配樂的人來參考。願你在看了這兩本書之後,也能找到契合心情的電影配樂。



[upload=jpg]Upload/200411169481071693.jpg[/upload]
TOP
9#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44137

香港书城有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