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转发----我的音响审美观变化历程
楼上的意思是说作者的听音乐口味变了,就导致了心态的变化?但从以下这段话,我觉得是作者本身的心态决定了他的选择——“反映到音响方面,在硬件上,则是不再热衷于“斗机”,不再为夸张的音响效果而兴奋,不再看重器材的名气和身价,也不再关心别人对自己系统的评价;在软件上,不会再去盯着榜单,不惜代价地购买发烧天碟,现在看重的是唱片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通常会在DECCA、PHILIPS、EMI这些品牌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曲目,而对那些一哄而上炒作的口水碟、噱头碟根本没有兴趣。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学会了宽容、妥协,性情收敛了,心态平和了,懂得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学会放弃,愿意接受不完美的东西。想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总爱挑器材的毛病,见到越高级的器材就越来劲,现在则更倾向于挖掘器材的优点。是呀,既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音响,那又何必强求面面俱到?现有的每一个品牌肯定有其存在的理由,要挑器材的毛病谁不会?但要懂得欣赏它们却要难得多,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我觉得一套音响,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它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能让你安心听音乐,它就是最好的!反过来,不知为什么,现在听某些Hi-End级的系统,无疑它们的声音是漂亮的,但我总觉得心理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它们过分突出的细节、动态、低频,总给我带来某种压迫感,如芒刺在背,让我常常问自己——我是否已经不再适合听这种太现代、时髦的声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