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回避DIY或者“摩机”过程里的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23180|回复: 190
1#

松香味 在 2006-9-7 19:33:49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6-9-7 17:04:1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9-6 9:31:51 发表的内容
[quote]胡敏强 在 2006-9-4 11:18:43 发表的内容
一位拼命用高价发烧元件摩斯巴克的发烧朋友昨天打电话说,自己蛮以为“没有缺点的摩机结果意识”,结果在听完一次现场后感觉是有相当距离的。我说是的,首先是声压不能比,密度不能比,实体感不能比。这些都是音响系统保证现场感的要求。家用发烧音响系统要真实还原现场是有相当难度的。比如以前那些老一辈的锡剧表现艺术家的现场演出,就是根本没有什么现在的扩音设备,全凭自己的嗓子,凭的是真本事。其实在野外的演出现场,不插电的声压已经是相当大了,再加上乐队的声压其实更大,我感觉我们的发烧音响系统要以真实表现那样的现场感为标准。速度、密度、开扬度、平衡度,实体感(线条、轮廓)、层次感、距离感、方位感和声压来表现出真实的现场感。


个人认为,要求一个电声系统做到“还原现场”,首先录音师得做到“记录现场”;如果跳过录音的环节单独对电声系统提出“还原现场”的要求,那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对一个电声还原系统来说,还原录音师记录下的或者经过处理后确定下来的信息,他的任务就优秀圆满地完成了。这也是我们摩机或DIY奋斗的目标!



是的.不过如何正确认识录音是个问题,对录音好坏的判断和评判的标准有难度.但是我们可以找到朝着真实现场的"标准"去分析和判断.首先就是我们的发烧系统,我们可以努力使得发烧音响的声音还原朝着真实现场感发展,然后再在这样的趋向真实现场感的系统上播放录音,从而可以判断出录音的现场感的倾向性.不管是我们的发烧音响系统,还是录音的原貌.我们都能够找到真实现场感的声音趋向或者叫现场感的倾向度.


前面我已经做了这样的答复:——
录音师“最后处理确定下来的录音”如果以我们的耳朵来鉴定的确“很难有一个标准”;如果用“高技术指标”来鉴定,他是有个基本标准的;例如:动态表现、瞬态表现、信息量表现、失真度指标、等等,这些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达到,何谈准确?何谈标准?何谈“还原录音师最后处理确定下来的录音”?

用耳朵来鉴定只是上面这些工作做好之后——重要的补充措施。
只要技术指标环节控制稳定精确,定型后的产品只要控制好相关技术指标就完全可以“完美复制”,这时候就完全可以省略掉“耳朵鉴定”的环节。
录音师努力争取录下“现场”;电声还原系统努力还原录音师“最后处理确定下来的“现场”录音”;最终目标——尽量还原录音师录下的“现场”。————除此之外,普通发烧友没有别的标准和途径。
在这个环节链里,我们针对和把玩的是电声还原系统。因此,我们的标准就是——努力还原录音师“最后处理确定下来的“现场”录音”。参考的标准——就是系统的动态表现、瞬态表现、信息量表现、失真度指标、系统平衡性指标、能量分布等等技术指标。
[/quote]






====================

顶一下。如此惊世伟论!!!
前人曾有语:画鬼画怪易,画鸡画狗难。

录音师录下的“现场”是鬼怪还是鸡狗??
最后编辑VV
分享 转发
TOP
2#

朱熹故意曲解孔孟
最后编辑VV
TOP
3#

器材为音乐服务,为人民(听众)服务?
还是
听众为录音师服务?

本未倒置兼纸上谈兵
TOP
4#

除去威威,能有箱大侠认可的?能说说其中一二??
最后编辑VV
TOP
5#

大侠认为有那一二对箱能接近“高技术指标”让DIY或者“摩机”有个参考方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