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音頻有意義延伸的部分。大多數設計者在面對全頻單體平滑的工作區域時一則以喜,另則容易陷入高低頻端延伸是否要”改善”的迷失裡。首先是高頻。由於高頻的部分很難在機械操作的部分做有效改善,所以大多數的設計者如果不在概念上就有所顛覆,就必須在挑選單體時特別注意頻段平衡點的位置,然後在頻率響應上下工夫。而就我的聆聽感認為,Suns也不例外。作為專業的演奏者,我個人以為Kevin對音色的理解確實對此有相當大的幫助,在我聆聽短短的幾個片子裡,各項樂器或是人聲其音色的prototype大多非常正確,這其實非常不容易,因為這相當程度的說明設計者已經意識到了互調失真的問題,並盡力去做了改善。
但在這裡也出現了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致命隱憂,在我有限的觀察裡,我以為Suns是以加法的方式在試圖詮釋對這問題的看法,即以增加某些頻段的量感去填補全頻意義上限制的缺失,試圖就聽覺引導的方式讓聆聽者以為高頻以致於極高頻是存在的。這是早期聽覺心理學應用上的標準詮釋,也是大多數全頻系統設計者採用的方式,但就我的經驗裡,這種手法是有很大危機的。首先,加法往往容易挑戰單體的工作狀態與極限,常常片面的解決的互調失真的問題(譬如說播樂器的聲音越來越正確),但卻引發更大的互調失真的問題(反而人聲開始不像了)。再來加法也非常容易因手法高明與否的問題,讓聆聽者容易注意到泛音分布不正常甚至不存在的現象。這個部分其實前面的網友也有提到,即便是扣除環境以及Kevin可能因為是演奏者特有的癖性外(這點我在下一節會談談我的經驗),我觀察到Suns系統的高音還是有幾處峰值高的相當不正常,我想這個部分如果上無響室的測試平台,應該就很容易被觀察到。
能解嘛,能解,但這是後話了,不過不應該在本文裡撰述。天阿,怎麼越寫越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