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LBZ
audio 在 2006-1-5 13:59:54 发表的内容 沙漠之鹰 在 2006-1-5 10:53:41 发表的内容 帖子很好,美中不足的是的是后来被一些像c****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上来搅浑了。to 乐林8 :能否将金盘track1的波形图贴出?如果不麻烦的话能将原盘抓轨传给我更好:)你这样要求乐林兄就真有点麻烦了:)一来我想乐林兄不太会搞这个抓轨的手段,二来即使把那《第一交响序曲》抓出来,但这个WAV文件起码超过一百M,要传给你就有点麻烦了。如果兄台懂将mp3文件转回wav文件的话,可去基点我发的这个试听帖子,我就是先将这张金版的《第一交响序曲》先EAC抓出wav后,再用Lame转成可变比特率的mp3文件的。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5&ID=42078另外问一个,这帖子前面讲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技术分析,都是基于《龙迹》普通版,而没有拿到金版的吗?
沙漠之鹰 在 2006-1-5 10:53:41 发表的内容 帖子很好,美中不足的是的是后来被一些像c****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上来搅浑了。to 乐林8 :能否将金盘track1的波形图贴出?如果不麻烦的话能将原盘抓轨传给我更好:)
felixcat 在 2005-12-28 18:34:10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28 18:19:05 发表的内容 这个被称为“剪刀式”的动态压缩和你在一开始时所描述的“高音刺耳”有关吗?我不敢肯定高音刺耳100%是由于这种动态压缩所造成的;但是假如说高音刺耳和这种动态压缩绝对没有任何联系,那我也难以认同。换个角度想:我听过的唱片中,只有《龙迹》有这种怪异的刺耳(有的唱片也刺耳,但不是《龙迹》这种刺耳),同时也只有《龙迹》采用了这种奇怪的压缩动态方式,所以刺耳的感觉的确难以和压缩动态的方式摆脱关系,对吧?——尽管这并不100%科学,但亦并非无理。所以我觉得造成《龙迹》这种波形图象和声音素质,原因肯定不是仅仅用了压限器这么简单,所以我前面一直没把这种现象称为是100%由压限器所造成的,只能用笼统的“剪刀”一词来形容。只有制作人员告诉我们真相之后,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准确的原因。
dr kuang 在 2005-12-28 18:19:05 发表的内容 这个被称为“剪刀式”的动态压缩和你在一开始时所描述的“高音刺耳”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