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比较好认,早期的都是日本版,日本压片,后来因为什么和哥伦比亚的关系,再版的LOGO就变了哥伦比亚的,但碟面似乎还保留原来的设计。
宝丽金的就比较难分别非常准确的版本,除了银圈、T113之类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他的就难以确定到底是哪个时期出的版本,比如像贴子前面提到,外圈涂漆的宽和窄啊,就我所了解,很多的版本连碟面设计都会变。
再就是某个时候出的一批再版是磨沙内胶圈,有带IFPI和不带IFPI的,还有部分碟分K版和什么“SM 1017R”之类的内圈编号,但这种明显不是T113版和K版,但又不带IFPI,而且还包含申请表格之类的东西。
另一种说法是,T113就真的代表是在韩国压片的吗?韩国压片的会在歌词里和碟面上都注明“MADE IN KOREA”,就像宝丽金的少数日本压片,也会非常清楚地注明日本制造,而不是给个内圈编号。
我曾经手上有5张相同的TII3版某碟,但每张的侧面套色都不同,唱片公司是不是很无聊玩这种游戏?
还有种是在歌词本上打有宝丽金英文钢印的,有人说是外销版本。
还有种是中图版,好象编号没有了T113和01至0X的分别,直接在内圈编号打上A或者B等。
再后来,宝丽金又玩花招,看上去是老版,但内圈上又有“G”或者靠前靠后的字母,有带IFPI和不带的,谁又能说得清楚,但基本磨沙再版的歌词皮会比初版的要薄,好象内页的曲目清单清一色成了黑色设计,早期的歌词皮里面的颜色也许是和专辑意念对应的,但再版没注意到这个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