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对面》朗朗爆料:钢琴家之路险被中央音乐学院某位钢琴老师扼... [复制链接]

查看: 10687|回复: 34
1#

余秋雨在香港凤凰卫视做一个节目,说他收到某高校一位老师的来信,这位老师说高校在某些事情面前表现得极为傲慢,比方在金庸出任浙江大学教授、贾平凹出任陕西某大学副教授的问题上。很多高校老师质疑这两者的教授资格,并且说了很多刻薄的污蔑之词。
余秋雨借这封信谈起,以前的大学教授是怎么产生的等等。比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齐白石、没有文凭的鲁讯等等。现在的高校,“标准化”教育之后,成了文抄公的天堂,虽然没什么智慧,只因为多抄了点书,便“教授”了。
需要举例子吗?中央10台播放一个厦门大学的教授讲三国,不就是一些老生常谈,而且还谈的不好。这水平还可以到这样重要的媒体里开讲了,那么那些连他都不如的呢,又是怎么样的水平?
此外,高校教师的水平我是领教过很多的,包括各个职称段的。我不知道这些人凭什么可以傲慢?就凭着高校这个躯壳?他为什么不想想,高校里就是因为积压这如此之类的这些没脑子混日子的东西,高校已经跟工厂流水线没什么两样。流水线起码不会腐败,高校却已经开始腐败了。
当然高校教育目前都兴说这个,是基本的规范化教育,看上去无可非议,但是,在实行这种教育之时,其实也在扼杀天才。
僵化了,太僵化了。极端的僵化,也是促使高校的那些不称职的成员也可以傲慢的原因。傲慢往往来自优越感,如果不是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这种优越感可能就不会那么普遍,起码不会将这些优越感错误地赋予一些不称职的人。
为了评职称,发表一篇文章都要找关系,你还有什么好傲慢的?
分享 转发
TOP
2#

体制的僵化,也可能造成这样的状况,即使有老师发现了人才,也因为这位“伯乐”深知无力相助从而知难而退。
陈丹青辞掉清华大学教授就是一例。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有能判断哪一个是伯乐,哪一位是以权谋私者?高校名教授,又有几个值得相信呢???那些经济学家,哪个是在用良心说话的呢?非经济学界,情况会好吗?
TOP
3#

在十分僵化、十分严格的体制之下,腐败尚能产生,我们的高校已经成了什么样子了?能值得信赖吗?体制能不继续僵化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何时是尽头?要看中华民族的造化了。这个民族历来多灾多难,这个好事几时能轮上?
TOP
4#

话说回来,如果LL被那位老师看中了,交了高额的补课费,然后那位老师在考试评分时候给LL一点好处,那么说不准LL上中央音乐学院了,倒可能真成了东北大土豆了。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5#

foma 在 2006-2-20 17:36:52 发表的内容

就好象毕加索画画的时候,整体——局部——起稿,和美院的次序正好相反,他是个减的过程,而美院是加。他去考美院也是废。但他也是大师。



F兄学过绘画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