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果的《兰花花》——不该错过的陕北民歌 [复制链接]

查看: 22274|回复: 87
1#

这张我有。
我很厌恶那些当红的民族唱法歌手,我不知道这是哪来的“民族唱法”,越听越不觉得它“民族”在哪里。是精致了许多,却也造作了许多,这是小作坊里的设备直接搬到现代化大厂房里生产出来的奇怪的产品。

但是这张兰花花我也是不太满意,感觉西北民歌原有的那种泼辣、高亢少了许多,没有了那种淋漓尽致的申诉、咏叹。当然,它还是较为纯正的、质朴的。
分享 转发
TOP
2#

看来对所谓“民族唱法”怀疑的人是很多的。
什么“科学方法”?艺术跟“科学”是这样合作的吗?值得思考。为什么真正是从民间来的不是“民族”的,而那些模仿了国外某些技巧的某个人炮制出来的东西却反而是“民族”的?
TOP
3#

阿龙 在 2004-9-21 13:35:35 发表的内容
我在广西留意过很多这样的民歌。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冷多多
我俩凑钱买被窝
被子盖哥哥盖妹
席子垫妹妹垫哥


啊,下流!
TOP
4#

遗憾的是雨果唱片的歌手也未能有最理想的发挥,感觉患得患失了点,没有放开来唱,这跟艺术监制是有关的。
TOP
5#

阿龙 在 2004-9-22 6:10:18 发表的内容
广西有些民歌王收集有很多这样的民歌,但你不可能指望在正式出版物上找到它们.
我曾经也记录过不少,后来都散失了.上面这首算是斯文的.
有的光是形容男性生殖器如何大如何威猛,就有好几个系列.
其实民歌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我去参加过三月三民歌节,(在百色\巴马搞的,不是南宁每年一次的那个)民歌手们在台上唱的都是计划生育好,同心奔四化什么的.但是根本没人爱听,远一点的山旮旯处,那些对歌的人唱的还是这类打情骂俏的歌.
有的语言精彩得任你多少文人加一起也想不出来.


为何散失了?太可惜了。
能找回来最好,那是大家有幸。
TOP
6#

呵呵,我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我看龙兄也没有。
你说的是实话,但我说的同样是真实的。
尤其是朱在用民族唱法唱国外歌曲时,技巧上的问题还更明显。这没有丝毫贬低她的意思,是吧,她是值得尊敬的,但也是有很多缺点的,很正常的。
我也不希望她有这些缺点,但事实是这样,也不影响我们对她的尊敬。
TOP
7#

最近买到朱逢博的老唱片,发现以前很多很有感染力的民歌原来都是她唱的。
象雨果在请西安那边文工团歌手唱的,虽然很有特色,却缺乏足够的感染力。
那些“明星”唱的,更不知所云,虽然技巧好象更“完美”了,但艺术不见了。
TOP
8#

阿龙 在 2004-10-21 21:47:56 发表的内容
朱大妈是舞剧《白毛女》的原唱,当年样板戏的录音就是她的,还唱过《请茶歌》什么的。不过到了文革后,再听她唱歌,觉得做作。当时有“南朱北李”之说,北李是李谷一。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
不过做作一说,感觉尚可商议。这可能一技巧上的欠缺与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有关。昨晚听她一唱,很多地方是很动情了点,把握上也不完善,但我自己感觉尚可接受。
所以在我那个帖里,更愿意称为“抒情时代”的产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