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松斯与BRSO上海音乐会两日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022|回复: 15
1#

这是我第一次在上海听交响乐音乐会, 在门口向黄牛买了1200的票,进去一看,令我有点失望, 这厅怎么这麽小? 空间局促得很,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样的厅演出柴4火鸟效果要打折扣的, 当场就觉得有点不值, 以前在台北也很少买过这么贵的票啊!

场地对Jansons来讲的确是个issue, 所以不断在排练现场走动检查也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果然, 我虽然坐的位子已经不差(2楼第7排中间偏右), 还是听到比我想像中要好的音响, 各声部都很平衡, 没有特别刺耳或不足的地方, 但有一点,就是这团弦乐很强,  一到这种几乎没有残响的场地, 管乐的份量就相形不足, 因为几乎听不到铜管乐声在空间徊绕的感觉, 这还是得归咎音乐厅.

虽然演奏很好, 但这样的厅出来的音色无法让我玩味再三, 挺遗憾的. 上海音乐厅听说以前是电影院, 真有按照音乐厅的要求改装吗? 东艺是不是会好点?

和darajan兄不同的是, 我脑海里的柴4是切利的, 切利的柴4是不可思议的, 充盈,饱满, 让人不仅期待那几处高潮, 大部分时间都让人迷醉, 对我来说每处都是高潮. 在今晚现场他们厚重的音色,Jansons对低音部的着重使我听出了一些相似, 毕竟巴团和慕尼黑地缘关系是很强的.

最后要提的是鼓掌问题, 第一首爱之死是弱音收尾, 不是高潮结束, 该曲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后, 指挥手势还没下来, 就有人迫不及待拍手了, 把这个弱音结束的余韵完全破坏了, 实在不需要充行家告诉大家这首结束了, 可以拍手了. 国外有很多音乐会结束大家都静个5,6秒才开始有掌声的(当然高潮结束的不算), 因为虽然音符结束了, 但音乐还在那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