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波霸 [复制链接]

查看: 44442|回复: 239
1#

麻子兄描述的十分客观。真庆幸上海还有这样的一位充满对新事物保持高度热情的烧友。电脑的声音经过几次格式转换难免有损“营养”的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5 16:46:13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关键是用了十万百万的器材还是新买的马桶三日香。哈哈
TOP
3#

怀疑的人多只能怪现在的器材还是没做到全面分析,都是器材本身过度的参与到了声音的表演中。
TOP
4#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8 9:03:00 发表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8 8:54:00 发表
怀疑的人多只能怪现在的器材还是没做到全面分析,都是器材本身过度的参与到了声音的表演中。


若飞兄说的也是,我从你的帖子里觉得你是有些很独到的见解!!!

玩音响要做到不唯钱,不唯洋的人是很少的,不惧洋的人就更少。

没办法,很懂音乐的人本身不会过度的参与到器材活动里,热情参与到器材活动里的对声和音之间关系很了解的人本身就不多。很多烧友面对高价器材本身就带有了“价格贵一定十分好”的心理暗示进行听音那当然无法全面的了解了罗。
TOP
5#

原帖由 冠中之杰 于 2009-1-8 11:43:00 发表
同意,但不可否认,越好声的器材会更容易使听音乐的人投入、更愉悦。

机器和真实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啊!愉悦感和投入感。
TOP
6#

我认为CD格式本身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关键还是还原过程中“音”这部分的失真全球至今无人能解决。所以搞出了喇叭和功放等环节一起参与了声音的表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