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乐娃娃 在 2005-5-11 20:49:17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51120573062981.jpg[/upload]
鱼中西施——鲥鱼
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扑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长悔黄梅催盛夏,难寻白学继阳春。维其时矣文无赘,皆酒端宜式燕宾。——谢墉
这首诗是清代谢墉所作,赞美鲥鱼形美,如南国绝色佳人西施。其实,苏东坡,何景明。郑板桥等著名诗人也赋诗称鲥鱼为“南国绝色之佳”。苏东坡诗云“菜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沿有桃花春色在,此中风味胜妒”。可见鲥鱼之诱惑力,引得文人骚客饮酒赋诗赞美它。鲥鱼为鲱科动物,又称三来、三黎、时鱼。主要生活于海洋,每年4-5月由海洋进入江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繁殖。全国以镇江鲥鱼和杭州富春江鲥鱼为最佳。
鲥鱼是名贵食用鱼类,为鱼中上品,酒席上之珍品。其色白如银,肉质异常鲜美,从古至今一直被列为席上珍馐。相传,东汉初年,有一个浙江人叫严光,字子陵,是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老同学,曾帮刘秀打天下。东汉王朝建立后,严光便隐居富春江。刘秀得知后曾请他入朝辅佐,严光一再拒之,其理由是难舍在富春江垂钓鲥鱼,享受清蒸鲥鱼的美味。严光以鲥鱼列为席上珍馐。元朝时期,韩奕著《易牙遗意》中就有清蒸鲥鱼的详细作法。明朝将鲥鱼列为贡品,是名贵御膳。
鲥鱼性味甘、平、入脾、肺经。其肉、脂、鳞均可口入药。鱼肉有滋补强壮、清热解毒,温中益气,开胃醒脾,暖中补虚功效。用于小儿疳积,产后乳少,溃疡不愈,烧伤烫伤等。鲥鱼鳞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养生经验合集》称鲥鱼鳞为“拔疗第一妙药”。鲥鱼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碳水化合物等。每百克中含热量220千卡。
鲥鱼为初夏季节性的名贵鱼类,肉细脂厚,宜清炖或清蒸食之,鲜嫩无比,味极肥美。“清蒸鲥鱼”为浙江名菜,自古以来为宫廷和民间佳肴,现已成为全国著名菜肴,在世界享有盛名。镇江和杭州的清蒸鲥鱼取用富春江和镇江的鲥鱼所制,尤为著名,其制江如下:原料:鲥鱼中段350克,火腿片25克,水发香菇25克,笋片25克,网油150克,姜、葱、盐、味精各适量,绍酒、熟猪油、白糖各25克。
制法:1、将鲥鱼洗净,用洁布揩干,不能去鳞。因鲥鱼的鳞层含丰富的脂肪。网油洗净沥干。摊在扣碗底,网油上向放整只水发香菇,然后把火腿片。笋片顺排在网油上,最后放入鲥鱼,鱼鳞朝下,再加葱、姜、糖、盐。2、将盛有鲥鱼的扣碗,上笼或隔水用旺火急蒸15分钟左右,至鲥鱼成熟取出,去掉葱、姜,将汤盆合在扣碗上,把鲥鱼,鱼鳞朝下,现在加葱、姜,将汤盆合在扣碗上,把鲥鱼及卤汁翻倒在盆中,香菇、火腿、笋片则在鲥鱼上面,上桌食用。此菜具有色白如银,肉质细嫩,口味鲜洁的特点。有疳痼、疥癞、咯血、哮喘、体质过敏的病人勿食用鲥鱼。不可用牛、羊油煎鱼。反荆芥。
鲥鱼治病方法如下:1、水火烫伤、烧伤:(1)将鲥鱼蒸出油,盛瓶内,埋入十中,用时取出油涂于患处即可。(2)将鱼鳞片用香油熬焦,去渣取油,涂患处。2、开胃、健脾、补虚:鲥鱼1条,去内脏,加姜、花椒、胡椒等调料,蒸熟食用。3、体虚无力:鲥鱼加竹笋、香菇、火腿同蒸熟后食用。4、火伤、痈疽:鲥鱼鳞焙干,取其汁外敷。5、治疗疗疮:鲥鱼蒸煮时,取其汁外敷。6、鲥鱼健脾汤:鲥鱼1条,党参、自术各15克,淮山药30克,取药汁再放鱼共煮,熟后食用,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食后腹胀、四肢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