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EFF抱得佳人归,洞房之夜抢先报! [复制链接]

查看: 18056|回复: 80
1#

电的处理还有理论可依,空间的问题就像楼上所说是个玩得很累的游戏了,打破常规的概率很高呢。。。。
分享 转发
TOP
2#

现在的状态,声音暂且不论,从去年十月装修至今的空间,电源的变化倒是有不少深切体验。。。。。。
TOP
3#

scfan 在 2005-3-15 12:34:13 发表的内容
英国派拉利的多股软线---何处能买到?价格如何?


前后托威马哥帮朋友寄近了几百米,本周又要来二百米,都是朋友们看我搞了后,不少人也动手整治电源及环境了,我听下来熊猫六平方线声音难搞,经威马哥推荐,我朋友用了后觉得不错。
TOP
4#

用电真是音响系统的生命线-------
我现在是前端器材接在厅里的空调那路[单独4平方],后级接在去年装修视听空间时从总桩头单独拉的六平方线。在所有东西未变的情况下,现在前级只动用以前一半的音量已经把传说中巨难推的CS6推得轻松自如,用最极端的试音片也轻松过关,还有很大余量。应该说3.6和CS6推的难度差不多,现在的轻松感是充沛的电源带来的。
还有个小问题是,单独拉啥线?我现在用的六平方熊猫线刚开声时根本没法听,一直到现在还显较生硬,难褒。以后大家是用单枝硬线还是多股软线值得商榷,我现在都向朋友推荐英国派拉利的多股软线。
还有,现在我的空间改变也是个有趣的实战问题。。。。
TOP
5#

环境,环境--------
去年装修完毕,按通常人们所讲放短边,其间摆位大费周折,地上留下的记号有几十个,到最后。。。。想象一下:坐在沙发上听,歌者有近二米高,音场几乎破墙而出,爽是爽了,但声音有松散现象,人不能集中精力抓主旋律,更象在听“声音”,而非听音乐。
现在转向长边,声音凝聚了,细节,平衡度都非常好,在前后摆上书柜,放置唱片,书籍等[以扩散板深浅不一,杂而不乱的方式摆放],效果很好。
如果有人对你说:在十二平方空间内听CS6,呵呵。。。。
TOP
6#

松风 在 2005-3-15 12:11:56 发表的内容
声音会不会偏硬朗?


以前是玩3.6,知道超奥的优劣,theta一套讯源,JEFFROWLAND前后级及线材都是玩3.6时仔细调整完成的,推更完美的C6,声音不会硬朗,很松弛的。
TOP
7#

"当然你不会忽略CS6的低频与速度效果,那说来就来的瞬变其快无比。「宇宙河马」的电贝斯干净利落,绝不会拖着臃肿的尾巴;NBS钢琴录音晶莹利落,每个音符都带着劲道;RR维瓦第「多种乐器协奏曲」乐团洋溢着活力,木管灵巧生动;香港TIS录音里的吉他拨弦指触明确,声音几乎要飞出来。CS6的中频凝聚,定位感特别好,像是使用徕卡相机加上富士RDP II底片拍出来的风景,鲜艳浓稠得有点夸张。Krell呈现的人声与弦乐器密度极高,连阴影都很强烈,不过喜欢较柔和宽松效果者,仍以搭配真空管机或Jeff Rowland等醇厚的扩大机为宜。"

这段评论比较切合现在的听感,我以前用乐林推超奥许多人觉得搭配很奇怪,现在看来是选对了,乐林真的不慢呢。
TOP
8#

jamespan58 在 2005-3-15 12:24:18 发表的内容
这次在JEFF家听到的声音, 让我也想入非非呵.
问C1 何处飞, 我准备去追C2了.


大哥,是我害了你了。
TOP
9#

zmouse 在 2005-3-16 10:16:48 发表的内容
我看了半天,晕了半天。
L版到底在说什么啊?黄书还是音响?


呵呵,这二件事有点重叠,科学研究显示,听音乐兴奋时,人的脑部活动及脑内分泌物质和“那个”非常相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