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我一位工科出身的朋友关于放大器的奇论 [复制链接]

查看: 16012|回复: 63
1#

艺术家6.6就是一台音乐性强于音响性的器材,而这也正是最难得的!
在一定的资金限制下,音乐性和音响性都出色的器材是几乎没有的。所以我们就只能两者选其一,而其中音乐性是最难做得出来,6.6之所以出色,就是因为在这个价位的器材,它做出了几万元器材才有的音乐性!
分享 转发
TOP
2#

enjoyer 在 2003-10-17 12:35:37 发表的内容
这位朋友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硕士,现在华为研发部工作,不是发烧友,但有自制音箱经历。某日,在听了我的DVD+AV+thiel的组合之后,说还有升级空间,主要是讯源,我说是啊,一步一步来,讯源和公房都要升级,慢慢体会发烧的乐趣嘛。随后,他发表了自己关于放大器的奇论:其实用AV公房就行了,放大器一个看功率,一个看阻抗,还有电流设计,其实现在的公房谐波失真都已经很小了,就象你那部影院公房,谐波失真才万分之八,人耳朵根本就听不出来!对他的奇论,不知各位烧友以为如何,果真如此,那可真是......


哈哈,一看到你的这个话题,就马上回想到你引用我的话,的确就是这样。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户外的广播用PA扬声器的hifi性能一定比家用hifi扬声器好,它高音够、低音强,所以听“hifi”的话,搬对PA扬声器回家就得了。
最后编辑eric
TOP
3#

enjoyer 在 2003-10-17 23:33:50 发表的内容
多谢E版为天下烧友指出这条捷径![/quote]

不用客气,我再举多个例子:的士高里的扬声器的hifi性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那对hifi扬声器够它来的了,那是否应该发烧友家里都用它就最好呢?
TOP
4#

6H23Tube 在 2003-10-18 22:16:08 发表的内容

仪器都测不出的东西会被专家得出结论?恐怕这些专家本身就是器材生产商吧?科学是真刀真枪的,必须能量化,能重现,才能叫结论。


论坛的一个发烧金句:我们不能靠指标数字来分辨音响的质量,正如我们不能靠化学分析来品酒一样。发言:奋驴。
TOP
5#

tw1812 在 2003-10-19 23:48:08 发表的内容
我不认为6.6音乐性很好!干/薄得厉害,唯一的优点是比较细腻,不吵耳,但这点也是在牺牲分析力的前提下得来的!


有请dx列举一些声音不干/薄的器材,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