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头脑清新”提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21146|回复: 123
1#

游峡 在 2003-6-9 9:15:43 发表的内容




电流的集肤效应  电子在导体内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流动。在导体表面及近表层的结构元与

导体表面基本平行,电子在其间换位流动阻力较小。而在导体内部结构元呈上下、左右、前后空间

排列,电子在其间定向流动要受到五个方向的阻力,(而在表面只有三个方向的阻力)可见电子在

导体表层附近运行的阻力要比在内部小得多,这样就导致了电流的集肤效应。

  其二,当电子在导线内移动时,在其运动的垂直方向伴生着磁场,(右手定则)其它电子在磁

场的作用下向逐步向周边发散移动,于是移向了导线的表层附近,形成了电流的集肤效应。

  其三,当然还有温度的影响:在导体内部,电阻产生的热不易散发,温度较高,价和电子运转

的速率高,线路不是很扁平,这样就导致了电子通路相对窄小,电阻就高。在导体的表面,散热快

、温度低,价和电子运转的速率低,线路扁平,这样就导致了电子通路相对宽大,而故导体表面电

阻小,外来电子运行较快,这也是电流集肤的原因之一。 尖端放电 当导体的某部分做得很细很尖

时,尖端部分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换位移动到此的电子密度相对较大,在尖端部分甚至有些拥挤,

有部分电子在拥挤中从尖端溢出,于是就导致了尖端放电现象。



游峡 在 2003-6-9 9:15:43 发表的内容
你的“专有知识”是不是对导线施加音频频率的外振动来测试导线音频信号传导的结果?



只是在一次很巧合的情况下发现,最近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对MP3播放器音源的频响曲线,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需要一个测试软件,一台电脑,一块好声卡。后来把音源改成了CD机,结果是使用这个方法对CD测试出来的结果不明显,毕竟我不是搞科研的,也不需太过深入,使更换了不同的线材之后可以看到谐频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而且是在高频端最突出。

头脑清醒  也提出集肤效应对高频的影主要是很高的频率,但他忽略了音频频率高次谐波的影响。。。所以他的理论说起来会正确,但看上去就知道是什么回事,所以我并不是要去“大”他。只是想讨论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也想头脑清醒。

游侠兄最近还多上吗?小弟知道你也是高手,有空多指导。小弟近日忙于研究网络与电子商务与市场直销的之间关系与利用。
分享 转发
TOP
2#

dr kuang 在 2003-6-9 0:26:16 发表的内容
头脑清醒 在 2003-6-8 20:23:39 发表的内容
一万元赌听(盲听)6N、7N和8N线材你们谁敢???报上名来!敢于让我检验你的耳朵,这才是你“高手”的风范。说别的没用。

理论我是一窍不通的,只是对这个有兴趣——如果再加两个先决条件:一)同一品牌线的6N,8N;二)不在你的器材上。这赌注还有效吗?


dr kuang 大哥,如果这样,我耳朵上支持你。因为我不是聋的。
TOP
3#

头脑清醒 在 2003-6-8 23:49:12 发表的内容
是趋肤效应。不是集肤效效益,术语应当准确先。趋肤效应是高频领域470MHz以上的事,不要混淆概念!而音频属于低频范畴,线材商人就是利用混淆概念来发财的!硬是将高频领域里才有的趋肤效应安在音频里,让你相信他的”理论“,什么低音走芯线,高音走外线之类的骗人把戏,因为你不懂嘛。

扁平线的出现恨恨打了线材商们自己的嘴巴!此时他再业不提趋肤效应了。总之,我们应当好好复习一下中学学过的知识,不要被江湖骗子们的花言巧语所左右,这个世道里充满着骗局和奸诈!尤其是音响器材中!!!
诚然,好的材料是能出好的声音,但是切记现在是”心理经济“时代,消费心理是每个商家认真研究的课题,别以为你资深就可以说黑是白,权威也有假的!一些舆论你更要提防,没有广告收入媒体靠什么吃饭???你以为广告就那么真实可信?网上论坛更可以信口开河......你信谁的?没有人敢于说实话(确切地说是,没人愿意说实话),因为利益!!!一个会利用别人的人在当今是最成功的人。利用什么呢?这就是学问了。利用社会的普遍现象就是商家的胜利,你永远不是高人,所谓资深只是你比别人更愿意被套入别人的设计之中(或许你的资深是靠了商家的贿赂,亦或是你玩音响时间较长被商家所利用)。

当然,本人也当过这样的人........



“集肤效效益”——我也没有听说过,但他说的应该是集肤效应吧?! 对音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特别是在大电流传输的情况下。

而且谈到线材,还有很多开发厂商是不会说出自己秘密来的,并非你所说的什么电阻率,损耗角的东西……,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谐振,信号导通时所生产的二次或多次谐频失真的不同均对音质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非常三言两语能说得清,在这方面我已经做过测试,测试方法非常简单,但也作为自己的专有知识,因为之前也交了不少学费。这是一种可以直接用眼看到结果的,非常客观的方法。不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

还有就是集肤效应对音质的影响,建议看看这方面的教材,音响专业的教材,这么专业的教材我想你的手上也不能有几本。不要说什么研究了。你不要用其它专业提到的知识来说明对音质的影响会有多大。    在少年上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存在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就是有一款国外的名牌电源线的确是用工业用的线料,的确非常暴利,但知道的人为数不多,因为音质会比直用工业线会好声。所以在这里没有人会直接使用工业线材来作电源线了。

不同的材料对电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电产生了影响,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就好像爱迪生为什么在发明电灯时最后采用了钨丝一样。不同的就是一个反映的效果是光,而别一个反映出来的效果则是声音。



还有就是不在再用什么心理因素影响来支持你的论点了。建议多复习一下电声心理学再上来说话。
最后编辑矮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