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隐秘 ——变量中的盘、臂、马达 [复制链接]

查看: 532674|回复: 679
1#

为什么规尺不能调出最佳的声音,因为一般的规尺只是根据数学计算的结果来制作的,并没有考虑各个元件的偏差。就像不同人穿同一双鞋,行走时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黑胶唱机的调整是需要一定的悟性的,规尺只是让你出个大概的声音,真正的好声就是要靠耳朵去调整的。
就像做一道菜,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添加,更多靠的是经验,而不是计时器或者量杯。
水平是一定要调整的,但黑胶唱机的水平,除了器材架的水平、唱盘的水平和分体电机的水平,还有臂版的水平、唱臂底座的水平、唱臂臂杆的水平、唱头盖的水平、唱头的水平、唱针针尖的垂直、唱片的水平。只要有一项有较大的偏差,就会让唱机的工作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但也没必要太担心,黑胶系统允许一定的误差,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高级的唱机来说,唱针顺性、唱头重量和唱臂等效质量的匹配、VTA的调整、唱头方位角的调整、螺丝锁紧的程度、水平阻尼、垂直阻尼、侧滑力的加载等等,都需要精心地搭配和调整,靠的也都是耳朵。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3 08:42:4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7/10/16 22:47:26 执行 屏蔽帖子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首先,我们来重温一下上面这篇枪文,本人使用的是这支号称“安装最简单”的黑胶唱臂。


           人,到了一定年纪,思想、做法总是容易僵化,虽然自己也明白变通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懒惰下来,最根本原因就是相信厂家的设计,从来不去怀疑。当我为那位玩德国唱盘国产唱臂的发烧友作超越“正确”的调整过程中,自己也被深深震撼。其实在为别人调校音响的时候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4 8:06:05


枪文中所说的这支唱臂,虽然可以让唱头的方位角误差大幅度减小,但代价就是等效质量的上升和唱臂灵活性的下降。任何的设计都不可能完美,否则某一种类型的唱臂就应该一统江湖了。

按照厂家给的轴距、超距和方位角,用规尺调整出来,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未必等于是最佳的工作状态。
关于轴距、超距、方位角等等,有不同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哪一种才是最适合你的盘臂头配置,只能靠悟性和耳朵。我目前唱臂的轴距就不是厂家给出的数据,虽然我也有AXIOM SMARTractor的规尺,但试验下来,规尺只能调个大概,还是靠听感。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4 16:14:33
TOP
3#

不会吧,等了两天,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放手不调?
记录每一张唱片厚度,每次播放都要调VTA,这也太累了,不是玩黑胶了,是黑胶玩你了。
一套好的黑胶系统,不但所有的参数都能够调,还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用专业的工具按照厂家给出的方法可以出七成的声音,然后靠经验和听感慢慢调最终达到九成,至于最后的10%,就如楼主所说,因为唱片播放是动态的,有各种起伏、变形、晃动,无论你如何调整,这最后的10%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09:22:33
TOP
4#

所谓的工具不能满足要求,又或者是使用上不得要领,才会留下这一成的机会让大师们发挥。
水平需要在听感上修正吗?转速需要在听感上修正吗?
有觉得偏离标准值会更好声的吗?
阿杰 发表于 2017/9/25 9:14:36

水平和转速是不需要用听感去修正的,准确即可。
需要用听感去修正的是针压、VTA、SRA、左右方位角、侧滑力、轴距和超距,其实就是唱头在黑胶平面上的工作状态。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09:26:10
TOP
5#

同为黑胶调整,为什么有分别?
无非是这两个指标大家都有共识,而检测手段也比较完善,大家都不敢公开造次。
我还真见过在这两个指标上偷偷做手脚的“大师”,而且的确是比标准值的效果更好。
阿杰 发表于 2017/9/25 10:02:45

唱盘不调水平,我也碰到过,为了迁就唱臂和唱头。
速度不调准确,这个我还没碰到过。
但个人认为这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TOP
6#

这支臂不能做到内圈到外圈完全正切,但误差角度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管它用的什么原理,设计师都是在努力尽可能让唱臂和唱头能工作在最佳状态。想质疑它的设计,找设计师去聊更合适。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21:29:30
TOP
7#

讲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有意义吗?国内常有人说某某东西具有文化底蕴,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拿这个遮羞布来掩盖自己产品的低劣和设计上的缺陷,或者是掩饰自己的无知。

那在哪些方面调Lp时听感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呢?我这这接着阳光枫林的帖谈一下。

针压。一般来说,工厂对针压都有个推荐范围。我主张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可以用的计压下,听多几张LP。但如果工厂建议为1.8克,你要从1.8克起步为好。假定工厂规定的范围是
redsox 发表于 2017/9/26 12:25:33

听感,是在轴距、超距、针压、方位角、VTA、侧滑力等参数都调整到产品标准值之后再进行的微调,不是说一开始就用听感去调。比如针压厂家推荐1.8-2.0,那么可以调整到中位1.9,然后结合听感进行微调。轴距和超距,并非按照说明书给的数值调就一定合适,比如SME V12这支唱臂,装不同的唱头,超距需要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值去调,而轴距是做不到的,认真玩过这支唱臂的人应该知道是为什么。
黑胶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参数之间会相互影响,比如针压高低会影响SRA的角度,方位角的调整也可能需要配合超距的微调来达到更好的声音。
个人观点,不靠听感,只靠数据和规尺,一支唱臂可以调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未必能调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6 13:04:40
TOP
8#

用听感对标准作出修正,就是以错误来修正错误。
至少某一方面存在错误。
阿杰 发表于 2017/9/26 13:35:04


如果标准不能修正,为啥厂家给出的针压是个范围,而不是一个数字呢?为啥唱头不给出SRA角度和侧滑力数值呢?没有这几个数字,怎么调才是标准的呢?
TOP
9#

再有,没皮带糟的转盘,马达放高点好还是低点好啊,我坐等答案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6 14:35:19

皮带是粗的好,还是细的好?坐等答案
最后编辑阳光枫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9-26 14:44:2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