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举足轻重的器材接地 [复制链接]

查看: 27697|回复: 116
1#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但是一直似懂非懂(好像一些专业卖家也是这样),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学习一下。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1/10 16:45:5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2#

回复 4# szlghyj 的帖子

这个的确是似懂非懂,特地到单位的动力室去请教过动力工程师,可是回答的东西感觉与音响方面是两回事。他们的重点是“安全与不间断”。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

以前有一期《高保真音响》上面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接地,当时认认真真学习了一番,感觉已经掌握,后来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互相多有不尽相同之处,好像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定适用于音响的标准,因为自己一直对系统感觉还不是有那么大的漏洞和问题,所以就一直就没有再去深究。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4#

回复 8# szlghyj 的帖子

我的感觉是,绝大多数的音响器材其实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要接地,或者说没有觉得接地对他设计的器材起很大的正面作用,所以我们用家的一些接地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画蛇添足。
造成现在实际的现状就是:大多数用家的器材没有真正的接地。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5#

说实话,很久以前就对类似”接地、避震、空间、吸收、扩散”等等一系列问题很重视,但是深入一段之后,发现自己好像是电视剧里面一些反腐败的主人翁,触碰到的是一张无形的深不可测的网,上面还牵涉到一些你无法撼动的人物,甚至再查下去自己都会有生命危险。再加上我本身也是一个散淡的人,所以也就知难而退了。
我水平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半瓶水的状态,自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现在对于一些弄不透彻、搞不定的人和事,基本的态度就是两个字“绕道”,也就是老兄你,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的帖子讨论这个问题,我都不敢上来讲。但是说一句狂妄的话,真正这些问题都闹明白的人也不多。如果几个似是而非的人讨论,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吵架和谬论。希望老兄的这个帖子能够正本清源,将这个“接地”的问题讲透彻。
呵呵,是不是感到“鸭梨”很大?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6#

您的放大器的电源线,配有一个标准的三芯接地插头,如果正常使用,对机箱进行接地的电源线。虽然这个过程提供了最大的安全性在使用中,它在许多情况下,将导致您的音响系统有剩余的嗡嗡声。
它通常是最好的前置放大器“接地”和“浮动”的理由,功率放大器等设备,然后消除接地环路hum.The的音频连接电缆安全接地电位保持功率放大器。如果有任何问题,接地程序的安全性,安装,一定要寻求主管的帮助。

怎么样,英语水平还可以吧?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7#

回复 12# szlghyj 的帖子

感觉前面的都是扯淡,最后一句是精髓。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

发烧友考虑的接地其实大多是降噪接地。而厂家考虑的大多是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之间的关联之处还是有相当的区别,甚至是抵触的。如何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统一,我孤陋寡闻,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堪称完善的方案。单一一台机器还好说,几台在一起,是每一台用一条地线还是共用同一根地线呢?以前有人试过共用一根,似乎效果并不好。家里面用几根地线,好像也不大现实,特别是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怎么办?头疼ing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9#

回复 19# szlghyj 的帖子

兄的意思其实我是理解的,但是一些问题我用文字表达不了或者表达不完善。我是自言自语自己的困惑,不是回应你的问题,两码事。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