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马拉小车,算浪费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0370|回复: 50
1#

回复 1# 老龚 的帖子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7-6 10:17:00 发表
在音响发烧界,有一种讲法是功放功率与音箱的承载功率相匹配。如果在小功率功放(假如150W)允许下,选择同一品牌大一点功率(200W)的功放,就是标题所说“大马拉小车”,算是浪费吗?

如果您的箱承载功率是150W,用200W的功放来推一点也不 “大马拉小车”;音箱不要单以它的承载功率来衡量功放的功率,还要视它的内阻和灵敏度。
其次200W的一台功放,要搞清楚是实际功率,还是峰值功率;还要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比例。

例如一台200W的功放面对一对150W、4欧(非衡定内阻)、84dB灵敏度的箱,估计这台200W的功放就会头晕了;如果这台200W功放是高电压、低电流输出的话,就死定了。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06 20:09:0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7/7 23:45:13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7-6 10:21:00 发表
又想玩小型落地,又怕环境不行(听音环境只有14方左右)。纠结中,

您的听音距离有多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原帖由 eric 于 2012-7-6 18:14:00 发表
基本来说,推荐大马拉小车,切忌小马拉大车。
等于,美国总统的凯迪拉克都是6.0升的一样。

对。
6000CC 小车开200公里也是定BB的,开20公里也是一样;
相反600CC的小车开20公里当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开到200公里问题就大了(开唔开得到都成问题)。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好多烧友在买功放的时候只看功率,由表面标称的功率就定义功放是大马、还是小马,这是不妥的。
例如:MBL 9011 也只标称 MONO 8欧模式时才 120W,不知属大马、还是小马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回复 16# cj 的帖子

大功率功放哪死箱子的例子当然是见多了!但多数都是一些高灵敏度的箱被哪死居多,低灵敏度的箱就较小。

当然,功率在绝配箱子的情况下,再多10%左右的余量是最好的;但这个 “ 绝配 ” 就学问大了,还有速度的 “ 绝配 ” 呢。所以我上面就讲很多烧友买功放只看表面功率是不妥的,意思就是这个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2-7-6 21:57:00 发表
后级控制力是关键,功率指标倒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现低频浮软,嗡嗡声明显,说明后级控制不了你的喇叭,如果低频收放自如,声音干净,说明后级控制力够,最近的搭配经验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一台200W的后级控制力不如一台60W的后级。

(后级控制力是关键,功率指标倒不是最重要的。)对。

(如果发现低频浮软,嗡嗡声明显,说明后级控制不了你的喇叭 )
==================================
这是体现控制力不足的典型例子,另一种原因有可能是功放速率与音箱单元速率相差较远所造成的。反正低频要量不难,要有下潜、瞬变快、通透 和 高解释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办到了。

(最近的搭配经验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一台200W的后级控制力不如一台60W的后级。 )
=====================
这也常见,例如前者输出是40V、5A,而后者是10V、6A,且供电储备后者比前者大的话 ,往往前者在控制力和声音纯度方面就多数会输给后者了。功放电压易求,电流难求。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06 22:19:0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回复 21# 强悍制箱 的帖子

因这种原因内阻升高还不是最可怕的;相反如内阻跌到1欧以下的,功放就 “ 叫救命 ” 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回复 23# 强悍制箱 的帖子

小弟观点刚与老兄有点相反,音箱因在大动态时内阻N倍升高,这时功放的电压会提升、电流反而会降低,这时功放就更轻松。相反,音箱因在大动态时内阻急剧下降,这时功放的电压会降低、电流就会倍增,这时正是功放的要命之处了。

太大的箱体,因箱体内空气容积大、真空响应迟钝、会造成汽流的运动顺乘和箱体共震速度降低,这时箱体内的空气运动速度就很难与低音单元震幅达到一至,这时低音单元与箱体谐振和箱内空气流动就会产生动平衡失衡了,这样出来的低频就很难会有瞬变快和有质感了。且这么大的箱体在播放音乐时就很难出到好的乐器形体感(除非有很远的听音距离,这样不太合适家庭使用)和音场的层次感了。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06 23:36:1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回复 25# 强悍制箱 的帖子

这个要视分频器的设计,两者各有好、坏,分频器不这样做,用箱体增大来迁就这个事情的话,又会产生如我上一帖所说的问题出来了。

集这两种情况的优、劣点,所以现在一些高级音箱分频器的设计就采用衡定内阻的设计了。

箱体太大、内容积太大,低频只会是一垢 “ 云 ” ,取量容量、取质就不用想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06 23:48:5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