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36.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7 12:43:00 发表请问楼主是否知道,这些唱片和器材是由那些人给老板推荐和寻找的?某种意义上说,阳江十八子不是发烧友,他不怎么懂器材与唱片的。既然开出如此亮丽的标题,“文章”就要写得漂亮。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2-7 20:18:00 发表张先生好,我曾有幸与第一刀的座上宾交流,谈话中得此信息,还有其展列的器材搭配明显有疏漏之处,故而得此结论,言语直白,不到之处,望海涵;谢谢。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12-2-7 20:57:00 发表试问对发烧没有极大的热情,谁会花费上亿元买大量的器材和唱片?是你吗?恐怕你LP第一个就不答应!十八子在这世界上目前只有一个。
原帖由 aa52838 于 2012-2-7 22:47:00 发表发烧友之所以成为超级发烧友,就是他爱好而又很有钱,所以又成为收藏家,因为他好客,所以广州和珠三角的发烧友有幸到他的大厦参观。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2-2-7 23:18:00 发表我就想知道李先生每天听多长时间音乐.130万张,依个人浅识,精品不会超过2万张/套,除非他每张精品收他个50-60张/套.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2-2-12 17:22:00 发表我的老烧朋友去看了,回来说:不值一提的声音,浪费;养眼而已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2-2-12 20:01:00 发表承蒙抬举了,中山张先生,我的朋友不是MR.CHEN,只是个喜欢老马兰士的老烧他去过了HIEND博物馆,回来告诉就那么回事,呵呵可能是我朋友走马观花了,也可能是我朋友耳朵不怎么好使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脚......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2-2-8 16:39:00 发表电台版、工厂版我记着我这也就一两张,也是偶得,并非我收集的目标,我离收藏的境界还很远。我收集唱片是为了听,并非“人前显贵,人后抹泪”,呵呵,玩笑了。一条龙收齐的人我想我认识的人中有几位吧,这仅仅是推测,因为人家从来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