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一般通病就是重器材轻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83404|回复: 589
1#

想请问烧友一个问题:您在箱体背后墙面会放置(或挂)电视机或装饰布艺之类物品吗?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2/18 11:15:4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8# 时光车间 的帖子

能量吸收和信号的干扰。
TOP
3#

再请问烧友一个问题:一般而言,两箱体之间间距以及与左右墙之间距离,用什么方法知道调整基本到位了?
TOP
4#

自问自答:乐器各声部进出是否井然有序,是否有“抢拍”状况。
TOP
5#

至于机架、脚钉、线材等各类辅材的作用,待以后有机会再聊,打扰各位了。
TOP
6#

回复 26# 八先生 的帖子

机架——谐振;线材——收紧能量,解决信息的流通量问题;脚钉——使容器更好的包容内部物质。
老哥,小弟来您帖子是想捧个场,献丑了,呵呵。
TOP
7#

如何判断离箱?如何判断隐形?
答:有了形体感就是离箱,形体内线条清晰、乐器(人声)比例正确就是隐形;台湾蔡医师推荐的唱片告诉我他已做到隐形,似乎未解无形—情绪≠情感。
TOP
8#

回复 68#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老兄把话说到点子上了,与你握一手:乐队几十人用几个单元如何还原。好!我来回答你:前者说到蔡医师(注意我对他的评价),请上网查阅他使用何种箱子,为何采用这种箱子,道理就是发声单元多,大口径(解决还原中“数量”和“体积”问题)。现在是否明白我说的声音“形”的问题吗?
TOP
9#

回复 71# 远去的村庄 的帖子

请链接蔡克信家访,看他使用的箱子:
http://www.hi-av.net/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0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