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Wang 于 2012-3-5 8:29:00 发表
在皇帝位试音碟里,专门有发音点前后的测试,是能够明显听到声音的远近的,当然这是耳朵综合了堂音的特征得出的综合判断。实际音乐播放过程中,我的系统对于人声和伴奏的前后距离还是拉得比较开的。但后墙处理之前就不行。 |
关于这个听不出前后层次的讲法,我的加点说明。
在你说的人声和伴奏的情况下,这是心理提示。这也同样回答了06607的问题。他说听的出定音鼓的距离,也是因 |
妙,我理解这段话实际上是指:前后、远近在聆听中是有对比或者有参照的情况下辨别出来的。落实到音响表现,应该是强弱音对比较为清晰,使得聆听者能够进行辨别。而这个辨别是大脑的推理功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前面镁声兄提及音场高度,应该是于此类似。记得避震梁老师曾经采用现场照片去做验证。也许音响性的聆听经验确实需要这样的大量积累去获得。
而音乐性的聆听经验就简单了,好的音乐演绎,一定是会产生共鸣的,这个共鸣我觉得也不仅仅是舒适、耐听。音乐性同样也应该包括了紧张、忧虑、哀愁、愤怒。这些都会是美的一部分。音响基于物理学(电子学),音乐基于艺术,这确实是不同的领域,但是有交叉,这个交叉正如前面老师所言,多维,无法量化,只有实证最可靠。但艺术是可以用美学的标准去衡量的,音乐我觉得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