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eff 于 2009-10-13 15:17:00 发表 俺是怪路子,把黑胶,开盘转成dat数码磁带,现在陆续录了近200盘,平时80%时间就听磁带了,黑胶,开盘就在录音时顺大便听一遍。。。 |
呵呵,依偶看,这才是正路子。炒到成千上万的头版绝版的东西,听一次少一次,多可惜啊。听之前要烧柱香,膜拜一下。
如果偶没记错的话,最早是索尼飞利浦,后来才是DG EMI这些公司,都进行过模拟母带的数字修复计划,在这之中,比较早是20bit/48khz,后来也少有超过24bit/96khz的数字化的,而且不少本身多声道,重混音成双声道肯定要损失一些本色。欧美都有小公司对头版发烧LP数字化处理,用的唱头转录设备都是价格不菲,而且转录后本身都是高格式,限于版权,很少有可以网上卖的。总之,数字化网络化确实极大的拉近了和缺米者的距离,比如到处都是得高清格式电影。说点不好意思的就是,偶听的有些是盗版D9里LPCM格式的音频文件,一直都觉得挺好,毕竟才几块钱的东西,上网下载太慢,许多抓音轨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