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年片片儿过手录——唱和qsyd兄 [复制链接]

查看: 418764|回复: 478
1#

原帖由 老陈儿 于 2014-12-21 16:43:00 发表
CD老参考全部从黑胶转制而来。据说黑胶该系列比CD品种要多的多,向兄致敬!


这个倒真不一定。REFERENCE系列我见过的CD远远多于LP,很有可能有些没有发行过LP版。而且REFERENCE系列有可能只是法国EMI发行的,我没见过其它国家压的。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17 8:22:5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PHILIPS是战后刚成立的新公司,家底和由Columbia, Electrola, HMV几家攒起来的EMI根本没法比,他五十年代的录音,大部分是荷兰老乡亲,比DGG还惨。









像这位钢琴家,现在早被人遗忘。海牙爱乐总算还有人会想起。










哈丝基尔是PHILIPS的摇钱树,不过PHILIPS真是年年摇,再版唱片不知道出了多少。这年老单声录音也出现在几个合集之中。










直到七十年代,PHILIPS才算真正成长壮大起来,到了八十年代数码时代,她真正成为大公司了,PHILIPS最好的录音都在金线版,这也是目前黑胶二手市场上价格最高的PHILIPS唱片系列。HIFI STEREO也有贵片,但是种类不多。
TOP
3#

我对于CD的行情不太懂,不过有时在淘宝上查碟,也碰得到CD比同录音LP贵的情况,这两种音乐载体的价格几乎是反着来的。CD最贵的老版,就是82年、83年发行的,在LP是非常普通的唱片。DG第一张数码黑胶是编号2532001的克莱默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小协,这张黑胶较为常见,目前价格也就不到两百块,CD的行情我就不懂了,应该不止这个数吧。LP中的贵片是早期的立体声唱片,和最晚期的数码唱片,CD中如果是60年代的录音,大部分都是中价片,是不值得收藏的。



在EMI参考系列之前,他们出过一套“难以忘怀的录音”系列,应该是全球唱片界第一个炒冷饭的,炒得都是三十年代78转唱片的冷饭。




















这是五十年代的世界古典演奏家的名人堂,能在这个系列中占一席之地的,都是大师中的大师。
TOP
4#








一般人认识PHILIPS的数码片,都认金线标。其实在此之前PHILIPS也有数码唱片的,封面设计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只是在左上角多一个DIGITAL RECORDING字样。这才是PHILIPS最早的数码片,是和CD的水蓝标对应的。这个系列的录音质量都很高,像这张动物狂欢节,音效不比后来阿格里奇她们录得那个差哪去,但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TOP
5#

说起PHILIPS唱片公司,可能是几家大厂牌之中家底最薄的。RCA, CBS, 英国Columbia, HMV, 甚至日本的JVC都有资格打打那只听音乐的白狗的官司,只有PHILIPS和DECCA和那只狗没一毛钱的关系。(写到这我想起来,DECCA后来把PHILIPS并了,会不会是因为无狗相怜呢?存疑) 不过在五十年代,PHILIPS与年资稍浅的DECCA都没法相比。DECCA签下了埃里希·克莱伯,PHILIPS阵下可没有这样大牌的名星。








老克莱伯在DECCA录的贝交。









看看五十年代PHILIPS的大制作,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独奏小提琴是克莱伯斯担纲,奥特卢指挥海牙爱乐乐团,一水儿的荷兰老乡亲。相比起来,DG五十年代的贝小协主推施耐德汉,HMV是梅纽因和福特文格勒的天下无双组合,DECCA推出埃尔曼,Capitol有米尔斯坦,都是更大的腕儿。这张唱片现在变成抢手货了,但是大家都是冲着封面去的,Paul Huf在五十年代的封面设计,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抢眼,当年就是一颗精神原子弹。想想CD年代PHILIPS小双张的那种蹩脚封面,要是给美术总监老前辈看到了,估计要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最近找到一张Campoli的贝小协,DECCA早期MONO黑胶。他和Krebbers比谁的腕儿大呢?思考中。










PHILIPS进入立体声时代的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还是引进版,是瓦尔特在CBS的那套录音。那时候PHILIPS给CBS作欧洲代理,赚点零钱。










马克维奇在PHILIPS录的贝多芬第五、第八交响曲,HIFI STEREO头版。这个录音现在应该是被遗忘了吧,这倒不冤,不是所有的历史录音都可以当成宝贝一样捡起来的。
TOP
6#








这是Capitol发行的米尔斯担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注意这是德版。


















相当一批五十年代PHILIPS公司的唱片,是可以和其它野鸡唱片公司比下限的,比如说主营目录邮寄的唱片公司"音乐杰作协会" (Musical Masterpiece Society).  但是PHILIPS最终没有像MMS那样灰飞烟灭,可能是因为哈丝基尔和格鲁米欧吧。PHILIPS收留了到处漂泊的哈丝基尔,网住了家门口的格鲁米欧,为他们制作了一张又一张经典名盘,最终成就了这家公司。


















格鲁米欧在PHILIPS录的第一版莫扎特小协,只有单声道版。
TOP
7#

简单说一下早期PHILIPS的盘标。单声道年代有两种,A00258那样的,带图标有Minigroove(密纹)字样的,是最样的格式,A00199那种,只有倒三角单声道标志的,是第二种。所以这里的A00199是第二版。不过这种老单声道唱片已经非常罕见,能收到一张就不错,没人太纠结于这种版次区别。
TOP
8#

是陈兄这个贴引得好。我最近有点闲空,好不容易,写写我最近得的唱片。

哈丝基尔是PHILIPS的大摇钱树,只不过给摇得太厉害,快摇成外白渡桥了。她在PHILIPS的唱片再版无数,不过总是抢手,老藏家要得是头版,新乐迷要听听黑胶上的Haskil. 哈丝基尔与马克维奇合作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V466,491,有无穷尽的再版,下面简单罗列一下:










头版,HIFI STEREO封面,HIFI STEREO盘标,棕红标。极少见。










二版,HIFI STEREO 封面,但请注意版式上与头版的轻微区别。盘标改为棕红标,粗体银字。










三版,豪华对折装,红盘标。这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版。










再晚期的再版就多了去了,这是一张德版再版。
TOP
9#

哈哈,我在这里喧宾夺主,自得其乐了,陈兄要是不高兴我自己出去玩去。



PHILIPS出了再版还不算,还要出大包子,六七十年代这么死气白咧硬捧一个人的,PHILIPS是第一号了。想想DG轻描淡写地给福特文格勒出一个小盒子,那都什么时候了。也不能怪PHILIPS,小公司,原创录音少,只好一张一张出再版。










这张哈丝基尔纪念集,最受国内乐友的热捧了。我的淘宝小店,这几年少说也卖过五六盒,每次都是上架即出。










这张收的曲目都全一些,有的早期单声道录音也收了。曲目如下:


哈丝姬尔纪念集 9LP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 D960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K330
舒曼钢琴协奏曲 Otterloo指挥海牙爱乐乐团
舒曼钢琴作品 森林景象 作品82、童年情景 作品15、彩叶集 作品99
斯卡拉蒂 钢琴奏鸣曲 L142、L33、L171
莫扎特 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而作的九首变奏曲
贝多芬 第三钢琴协奏曲 马克维奇指挥拉穆勒交响乐团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第17号、第18号
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第20号、第24号 马克维奇指挥拉穆勒交响乐团
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第9号 Paul Sacher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莫扎特 钢琴与乐队回旋曲 Paumgartner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第23号 Paul Sacher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舒曼 阿贝格变奏曲 作品第1号
拉威尔 小奏鸣曲
肖邦 钢琴协奏曲第二号 马克维奇指挥拉穆勒交响乐团
法雅 西班牙花园之夜 马克维奇指挥拉穆勒交响乐团


这个盒子,如果再加上她与格鲁米欧合作的贝小奏全集和莫扎特小奏,应该就是Haskil在PHILIPS的全部录音。




这个贝小奏盒子是较常见的,所以建议买头版。注意头版是布面的,盒脊黑底烫金字。再版是纸面的,盒脊是黄底色。










哈丝基尔与格鲁米欧的莫扎特小奏没录全,只有几首,这个录音的立体声头版唱片现在是最昂贵的古典黑胶之一。我不愿意凑那个热闹,不过看到再版还是一定要收的。这个豪华装是较早的再版。










这个对折装,2LP,应该是所有再版片中最值得收的。我上周六上到店里一张,马上就卖掉了。






这是法国版,封面极美。这个录音我还买过日本版的唱片呢。





















haskilhommagesl.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2/23 12:20:28 上传)

haskilhommagesl.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