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赋格的艺术》随想 [复制链接]

1#

ECM这套《赋格的艺术》演录确实是非常优秀,唱片公司制作也非常精美,从封面设计到里面厚厚的小册子。ECM的碟单价虽然高些。但就目前来说,的确是最值得购买收藏的唱片厂商之一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4/11/22 10:11:4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9-11 12:49:00 发表
原帖由 bhcbhcbhc 于 2014-9-10 22:20:00 发表
ECM这套《赋格的艺术》演录确实是非常优秀,唱片公司制作也非常精美,从封面设计到里面厚厚的小册子。ECM的碟单价虽然高些。但就目前来说,的确是最值得购买收藏的唱片厂商之一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套是毫无争议的最佳版本之一,也是最好的弦乐四重奏版本,
个人感觉要优于爱默生的版
对的,在这张唱片中,乐曲的飘逸灵动并没有通过演奏家单纯的技艺表现出来,而是完完全全通过赋格这一形式,很好地做到了每个部分的展开与统一。有个成语叫“庖丁解牛”,用在此片中我觉得很合适,在把每个分部详细地分解以后,再把它们极好地揉和在一起,既表现了每个部分的灵动与飘逸,在结合起来之后又感觉到巴赫那独有的庄重与平静,这是我觉得这才是这张唱片最出彩的地方。
TOP
3#

在多年的室内乐,特别是弦乐四重奏的欣赏经历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整个组的均衡更为重要。所以在近年室内的唱片遴选中,我对那些由大牌担纲一提的唱片(比如早年的格吕米欧组和近年的塔里赫,维格组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已经失去了兴趣,而是越来越注重整个团对自己各个声部的处理与掌控。或许,在某些浪漫时期的室内乐一直是由一提作为主导,始终引领整首曲子的走向与风格,但我始终认为室内乐,讲究的是每件乐器,每条旋律线之间的重合与分离,一致与背叛,或聚首促膝而谈,或疏离互相倾轧。如果一个组合没有注重这些地方,而是一味地跟着一提后面作伴奏,或者虚与委蛇地按着谱子拉,我觉得这种组合的可听性就会大打折扣了。
TOP
4#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10-8 10: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bhcbhcbhc 于 2014-9-29 3:13:00 发表
在多年的室内乐,特别是弦乐四重奏的欣赏经历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整个组的均衡更为重要。所以在近年室内的唱片遴选中,我对那些由大牌担纲一提的唱片(比如早年的格吕米欧组和近年的塔里赫,维格组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已经失去了兴趣,而是越来越注重整个团对自己各个声部的处理与掌控。或许,在某些浪漫时期的室
嗯,兄台的把室内乐当作乐队的理解,确实是有很大 的道理,正是后来的室内乐发展的越来越庞大,完全超出了“室内”的范转,这样则势必造成了乐团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到后来也就衍生出了“指挥”这一概念,专让让一个人来引领乐团的走向,对乐曲的诠释也十分体现出指挥的品味,就这样走进了古典音乐的全盛时期。但是,没有指挥的室内乐并没有从此消亡,反正深受作曲家们的喜爱,好像没有作过室内乐,就不能称之为音乐家这样。所以,在我看来,室内乐与一般所谓有组织的“乐团”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TOP
5#

回复 30# shinelb 的帖子

我是指在进入古典音乐的成熟时期,室内乐没有并被有指挥的“乐团“音乐所淘汰,而是发展得更为细腻,表达了作曲家更多在别的音乐形式上表达不出的东西。
乐团音乐,我觉得过多地体现了指挥家的意志,有点寡头统治的味道。而室内乐则是完全考验每位团员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彼此之间相互配合,也更加考验听众欣赏水平一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