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复制链接]

查看: 24633|回复: 114
1#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

     维克弟的赏乐方式感性、实用。但购片方式理性的很。足见江浙人的细致、精明。
   音乐最终是付之于感观的。这无可非议,所以听的愉悦即为目的。问题是听的人是有不同的耳。
   维克的文如其人,有很高的悟性与文化底蕴。故对音乐诗意的感悟较多,也常见朋友中这类听法。有几个画油画的朋友亦如是。
    但要获的更深宽,更长久,更多面的美与益处。这一听法已不足也。同意施兄的广泛涉猎与反复比较学者式的一招。其实理性与感性在听乐赏乐时是分不太清的。
   施兄遵循了艺术最基本也是音乐的生命之一的美学原则:对比。没有此法音乐不将音乐,艺术也成了一记帐薄。
分享 转发
在G弦上……
TOP
2#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

舒伯特的钢琴曲目是最难演奏的,也是非常难以表现的,既有贝多芬的悲愤还有肖邦的惆怅和浪漫,所有要求钢琴家既有钢铁一般的演奏技巧还有诗人般的气质,尤其是960是舒伯特最好的一首钢琴作品要求的精品就更为严格,要是纯欣赏当然是非常好听的,要是细致得听下去,就一定要高标准的参考的标准,老一代的演奏家无疑是最好的舒伯特的诠释者,女性演奏家我比较喜欢海布勒的960也具有诗人般的气质过硬的技巧,现在的钢琴家轻飘浅薄的演奏立刻现行,但是好多音乐爱好者基本不怎么听舒伯特,一旦从贝多芬进入到舒伯特就会发现舒伯特在钢琴音乐上起到嫁接的作用,后一个是肖邦,舒伯特的音乐的跨度小没有纵深的音乐风格,非常清新随意,但就是清新和随意就是最难的表现的,因为需要的是演奏家高超的技巧和沉静的演奏之心和极高的艺术修养,能够演奏好的舒伯特的钢琴家少之又少,可谓是精益求精,一般演奏家不敢冒险演奏,演奏不好那就是驴唇不对马嘴,鲁宾斯坦等就是范例,舒伯特的960作为最优秀的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对这首的作品的聆听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我说只属于里赫特等少数在钢琴大师的专利



   在北方兄《你的英文网名难为老朽也》对舒伯特的钢琴作品的分折偶以为精妙、说到骨头里了。
   我的此类唱片只有一CD《LUPU的D845、D894》及哈丝姬尔的D960LP。里赫特没听过。没对比不知道。LUPU男人,哈天才老女人《也是舒的权威演释者》。如果我有里赫特的D960LP与哈PK多有趣。长见识。
在G弦上……
TOP
3#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再一次感受到人文的不同会怎样地影响到听乐。
   在北方兄是北方人嘛?是条汉子吧。
   再一次感到维克弟的江浙文化的习染。精致、文婉、诗意。
   一切皆是天设地造。
   舒伯特在某一方面有与肖帮相通之处。如凄婉,惆悵。但情却大不相同。《这成了作曲家比较》。
   维克兄开个肖帮的帖如何,你喜欢肖帮吗。这些日子无人谈这一钢琴巨人啊。
在G弦上……
TOP
4#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我有一张LUPU的舒伯特。是迪卡高价版。94中图140元买的。上只有二首D845和D894。《不会上图,很精美》。
  由其喜欢894,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前16后8分的音型把你一下带入沉静,回忆,第二主题一串流水般晶莹的梦幻快速乐句弹的中弱力度《手指的功力非凡》。一二主题并没有戏剧性的冲突。而是互相映衬。有时舒伯特长时间的停留在一种不变的节奏中,非但不会使人沉闷,倒让你感到安謐。
  这个第一乐章象一场17分的梦。梦里……
   末乐章三连音的乐句绕有特色,变化层层。
   又开始抒情,老毛病,抽嘴巴。
在G弦上……
TOP
5#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速度是音乐的生命之一,速度狭意为快慢,或可定为j=125、60、快板、渐快等等。广义是律动,如心律。
  可惜,我没听过你说的那二个极端。那真是太有意思了。太快,太慢都太难了。我听的鲁普不快不慢。
   前天在电视上看朗朗弹莫扎特,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快,快的让我一开始不习惯,但闭眼不看他那大而多变的动作时。我听到了一个多彩如金珠落盘的巴洛可,或说络可可式的早期莫扎特。也许他的演奏会招至很多人的反感。但我接受。
   听说朗朗还要录巴哈十二平均率。如果是真的,真想听听啊。我想不管我们脑中注八了多少个对十二平均率的固有感知,也许我们难以接受,但不能怀疑DG的主管们的音乐功底。即使是商业因素使然,但他们还的要面子吧。
在G弦上……
TOP
6#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肖邦兄对俄的美学取向的看法很有意思。对于中国这个从慈禧后才开开闭闭的国家来说,苏俄的影响远大于西欧。象我们这一代人更是非列宾的画不看,非老柴的乐不听。
  五十年代懂事的人现在都这样,很顽固。《中国当前的文化官员亦然》。没办法的啦。所以,谭盾休想在中国真真的红。其实,谭才是中国真正的音乐大腕。《洋人没瞎眼,给他金奖》。
  确实,俄的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认真翻翻艺术史及音乐史就会明白,音乐的根在德奥。所有其外的都是这根上嫁接的。由其音乐这一西方形而上的形式美的艺术门类,其根和德国哲学思辩、欧州基督精神,与古希腊民主人文都有割不断的血缘。
    要真正说来,在美学意义上讲,中国的古代艺术观,中国的审美价值其实很符合西方音乐的本质美。《形式美、抽象美逻辑美》。谭盾正是深谙此道的人。
   有感于施兄与肖邦兄发言,狂说一段,笑纳。
在G弦上……
TOP
7#

回复:两套让我惊喜不已的唱片(新收肯普夫版舒伯特全集)

   与施兄讨论,每个作曲家有个性,民族也有民族性。德国的、法国的、俄国的。这是风格。风格即形而上。不管克林姆林宫注八了几种风格。但还是俄国的感觉。最当代的哲学已不把形式和内容截然分离。由其音乐来说,形式即内容。如中国书法,内容就是字行间里透出的那个神韵。
    施兄的帖的漏洞在于那个最字。最懂的美的人里也包括中国人,由其是抽象美、形式美、模湖美。除了最字外全对。
   其实施兄是对形式美很敏感的人,喜欢巴哈。又搞建筑设计。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