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enchmark DAC1 玩家交流 [复制链接]

查看: 30846|回复: 89
1#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2-28 0:28:00 发表
Benchmark DAC1U 玩家都改玩“波霸”了,哈哈!!!

非也。我还在玩, 普通版的dac1. 写了一篇感想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dac 1 (普通版)用到现在也已有1年多了, 其间经历喜悦-迷茫-郁闷-发现-喜悦, 细节不必一一细说。

dac 1得的优点人人皆知, 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我总结了一下。

1。 缺乏湿润感
2。 缺乏乐感
3。 中低频密度欠佳, 缺乏绵密感
4。 极低频下潜有质无量,差口气犹如隔靴瘙痒
5。 动态表现在-20db处差强人意, 但-10db时的中高频细腻度又是个大问题
看了市面上种种解码产品,发现不管其技术有多先进,还是要以听感为先, 而纵观听感上佳的解码恰恰是在避震和电源上下了苦工的。所以我便开始了历经半年多的实验,希望dac1在听感上能向krell,mark等有所靠拢, 但其中最困难的恰恰不是在hifi指标上,而是以绵密,温暖,湿润,细腻又不失庞大动态的听感实现为我的目标。

先拿电源线开刀, 为了弥补dac1的缺憾, 我想当然的先从电源线入手找一根有着温暖湿润宽松性格的电源线与其相配。从便宜的开始, 先搞了根cardas 的quadlink, 乐感不错,有一定的润泽度,但没高没低, 抹杀了dac1的优点, 不行。
我的目光于是走向了gutwire g clef 2, 这根电源线据说是MSB解码的绝配,温暖润泽宽松乐感强, 但其用在dac1有个致命伤, 那就是动态和极低频的量感,我那时的系统也没调教好,本来动态就有些压缩的问题, 用了gutwire后问题更为突出, 于是我把gutwire带到了smert家, 居然和他的meridian G08性格相合, 插上就拔不下来了 。
那就这样吧, 于是我把smert的铜头蛇带回了家,心想“性格相合非常重要", 铜头蛇估计能行。。。

铜头蛇在-10db设定的dac1犹如一剂伟哥,把dac1的优点放大了,但同时缺点也放大了,这时的dac1犹如美国莽汉, 缺乏绅士风度,我倒




这时碰巧来了一位天仙MM,那就是transparent reference powerlink  (RPL)
dac 1温柔了下来,浓情迷意和RPL MM一起歌唱, 挺合拍的。

transparent RPL最大的优点在于有种特殊的温暖湿润的感觉,密度也非常适中, 但似乎中频有所染色,这种染色恰恰掩盖了一个让我忽视的最大问题,有如ls3/5a, 低频上段有质有量, 但极低就有点含羞待放的感觉。
这时我意识到光靠电源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我的次序完全颠倒了, 对我则么忘了电源处理了呢?
于是从小白处搬回了p100, p100的作用很大, 配合transparent RPL, -10db的dac1细腻了许多,有了湿润的感觉,乐器的实体感和定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 但是, 动态似乎有所保留,极低频好像更害羞了。

transparent RPL+P100+dac1的组合听感还是非常舒适有乐感的, 但似乎还是缺少很多东西,密度!密度!
于是乎, 天赐良机, 有一台非常便宜的蛇王电源处理器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guardian 2.
我在坛子里发过个帖子描述guardian 2的特点,宁静模拟高密度, 确实dac1似乎和其是门当户对的。
于是我的组合变成了dac1 (-10db) + RPL+Guardian 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这个组合还是满意的。
但就怕比较
我曾带了张片子四处蹭听,jacintha的autumn leaves, 其中第二首skylark.
在优秀的系统上,你会清楚地听到在强力的bass的衬托下有脚踩大鼓的极低频,那种感觉是一片一片的绵密的, 像有人不断把一张一张大棉被抛向你 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觉到。
对我来说很不幸, 那是wadia的前端加贵风的大菠萝推15寸或者mark+JBL4344, 我在我家的系统上根本听不到也分不出。那时我的失望到达了顶点, 是否我的喇叭有问题, 或者公房不行, 要么就是转盘解码统统有问题, 我郁闷极了

不光是为了dac1, 而是为了整个系统, 我把它们搬到了书房15平米的空间内。
问题一样存在, 只是减轻了不少, 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来了, 由于没有任何空间处理,高频在大音量下有明显的毛糙感,整体乐感润泽度还是不及格,低频马马虎虎,但极低频还是不见踪影。

话说transparent RPL+shunyata guardian 2总体方向暂时还是对头的, 只是整体能量感还是过强, 声音没气质
于是想到了信号线的问题, 想到就做,换数字线和信号线! 先把同轴从diy丝带银影换成了as echelon, 给了我大大的一个惊喜,as echelon那如同熟女般丰腴的气质把dac1降伏拜倒在她的石榴群下

信号线是在小猪上次带到我家的stageIII的皇帝的启发下,我决定为dac1寻找一位气质高雅的美女来替代diy的丝带和aq colorado, 这时出现了audio note an vx银线, an vx非常感性但又非缺乏hifi性,整体能量呈橄榄型分布,虽和stageIII有差距但确实和dac1相当配, 高频松化了,中频密度大增, 极低频又回来了, 乐感良好,水分也多了不少,声音的能量感平衡了不少,大音量下可以入耳了。

于是我想咸菜到位了, 该试试调整避震了。
一开始我在dac1上用的是soundcare自粘钉,声音颇为骨感,后来试过taoc 25MF,由于dac1自重太轻,于是在dac1上压书,压水晶等,但效果都不理想。
看到大家在玩橡皮泥玩的不亦乐乎, 于是搞了点blutack来试试,贴在顶板内和低板上。 总体效果是正面的,对于中低的密度有可闻的改善,但缺点有二:

1。 担心夏天橡皮泥化掉
2。用量和位置的微调十分麻烦, 弄不好对高频有直接的影响。
于是一不做而不休, 从香港搞了kripton的ab1000避震板回来,和借的taoc sub 50G做比较, kripton的大胜而且毫无悬念, kripton为dac1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 由于内部的物质,使得 dac1和其他器材有了一层厚实的电气干扰隔离。 温暖厚实的大动态是kripton给dac1带来的明显好处,其次极地频的量感多又多了一些。


这时dac1有了as echelon,an vx在数字信号输入和模拟信号输出方面的协助,电源方面有transparent RPL+shunyata guardian 2 的支持, 应该可以了吧, 不是, 但确实改善了许多许多,为了验证,我请来了mark+JBL4344和wadia+gryphon diablo的用家并得到了相当正面的评价

但是问题又来了,想知道吗

想必大家都看了小猪对于蓄电池供电下对于中低频的描写, 我也有同感,延伸充分有空气感充满泛音的高频,充满肉质和水分的中频,绵密有弹性的低频和暗涌的极低频也是我对于dac1调整方向的追求。

话说dac1有了as echelon,an vx在数字信号输入和模拟信号输出方面的协助,电源方面有transparent RPL+shunyata guardian 2 的支持, 避震方面有kripton ab1000的加入 和mark/krell等解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但前面说了,我还是不满意,可能有人会说这时歪门邪道但我不这么认为,任何器材都需要在咸菜,电源,避震方面调整, 当然高端的器材不用这些就会有不错的表现,但要想发挥全部功力, 还是需要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我给自己下了目标,不算信号线和数字线,dac1周边不能超过7k也就是不能超过dac1的价格。
所以我打起了手上有的电源线和电源处理器的主意


dac1缺的东西自然想到要找和他性格互补的周边去配, 但正是在这点上我错了。

dac1需要的是中性细腻平衡的电源线, RPL虽然好听但中频有点突出。
我于是想到了我手上的AET HIN , 这是AET的中级咸菜, 价格不贵, 但特点就是平衡细腻, 但缺点是缺乏音乐的感染力, 想到aet+audience ar1p的组合用在我的前级上不错, 于是把这个组合放到了dac1上,奇迹出现了。
我的前级能开到最大的音量是99.5, dac1+aet+ar1p居然在74的大音量下依然细腻动听, 把音量开到65左右, 我需要的延伸充分有空气感充满泛音的高频,充满肉质和水分的中频,绵密有弹性的低频和暗涌的极低频全部都还在那里。
重新放入jacintha的skylark, 脚踩大鼓那暗涌的极低频,bass的拨弦有弹性而且是full size,肉感而又不粗声粗气的女声, 无压缩的动态让我陶醉。
播放交响, 绵密的弦乐和double bass一片一片涌来.
中低频有少许脱节的情况也消失了,音乐不再是素描, 而是一幅油画, 有着公整的画面,清晰的轮廓和充实的实体感。

最后我对于dac1的搭配方案固定了下来:
数字线                   as echelon
信号线                   audio note an vx 20股纯银
电源线                   aet hin rev b
电源处理               audience ar1p
避震                      kripton ab1000m

从中你们看出规律了吗?

dac 1需要搭配乐感好的数字线和纯银信号线, 能量感太强和太讲究hifi性的不适合。
电源线方面不需要太多投入,找一根屏蔽良好的平衡细腻的就可以了,不能性格太强。
电源一定要处理,虽然和da10的开关电源相比看上去好弄, 其实一样难搞, 而且这个电源处理器要用乐感好的功率因素补偿型主动或被动处理器,诸如audience之流。
避震和电气隔离方面,板的效果要比钉好得多, 特别是放在机架上, 上下器材对其的RF/EMI干扰用板会隔绝掉很大一部分,这些干扰恰恰是人们所诟病的dac1没有音乐味的元凶。

全文完。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09-3-3 9:54:00 发表
我这里二手的DAC1也就一千一百新西兰元左右, 乘以3.6就是人民币

那些配件估计高过这个价格几陪, 就是法拉利的轮子装到本田雅阁上

心理影响占99.9999999999999999%

不相信就盲听十次看有几次听出区别


如果您抱着这种心态去玩hifi, 那你永远也不会成功的,谢谢。
其次你拿器材二手价去比较没有意义,因为我都是全新买入的,谢谢。
再次, 汽车轮子没有可比性。
TOP
3#

当然每个人玩法不同, 你完全可以用这些配件的钱去升级dac, 但升级以后你还是要在电源避震咸菜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得到你升级后的器材因该有的声音表现。从这点上来说, 这些钱花得不冤枉。
TOP
4#

另外申明, 我不是dac1党,dac1也并非属于高档器材, 但在调教过程中道理是相通的,就算我以后升级也还是会这么去做,谢谢。
TOP
5#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09-3-3 12:39:00 发表
完全不谢你
是否成功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不谢你
建议去查查啥叫比喻,小学课本讲的很清楚, 想不到国内的语文教育现在差了那么多
本末倒置就是在发烧领域也说不通, 只是想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花费那么多钱在配件上......

我自认为是实践派,你可以不同意这种做法, 但如果你玩hifi在电源处理避震咸菜上面不下功夫那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这些配件所花费的基本和dac1全新的等价,当然数码线和信号线不算在其内,除非你的解码是无线传输的,否则你一定需要这些。
还有你不必拐弯抹角说我的语文能力不行, 也不用和我争高下, 我前面说了同样的钱完全可以升级到15000左右的解码, 但如果功夫不到家, 这15000的解码未必能完胜7000块的dac1.
我的玩法只是给大家一个借鉴,我在心得里也说了, 玩dac1,电源处理一定要有, 无论你是用那种便宜有效的方法,电源线要找那些屏蔽好的中性的即可, 也不必非要贵价的,避震和电器隔离也要选用恰当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成本有所区别。并没有鼓励大家去盲目买贵价的配件来玩这个解码。
TOP
6#

最后一点, 你在国外比国内的烧友有更好的条件接触好的器材,理解好的声音。
我们国内烧友需要的不是拍砖, 而是借鉴启发和再创造。
从这点来说,在新西兰品牌plinius的故乡, 你能给大家带来些设么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