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音乐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音乐的本底(不敢说本质,因为对本质这个词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本底,有人理解为特质)是声音。自然界本就存在各种声音,有音高,有音色,有音强,甚至也有“和声”,甚甚至也有“节奏”(如海潮声),有的悦耳,有的难听,但都不是“有意”为之的。这有点像一只跳到键盘上的猫可能会“打字”,甚至打出几个有意义的单词,但它们写出一篇文章、哪怕一句有意义的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猜想,原始人类对声音的感受,类似于动物。以我对动物的观察,声音对于它们的意义,绝不在于“审美”,而在于“信息”,不同的声音会造成动物不同的神经反射和行为反应。至于更为“主观”的“心理感受”,如果不是抱着童话或万物有灵的观点,那么我想其中最强烈的“心理感受”是在于“安全”与“危险”,令人安全的声音会令听者(动物或原始人类)感到放松,而另一些声音带有危险的信息,在“主观”上会令听者不安、紧张、恐惧。我想,这便是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的最初的源头和基础了。


真正谈到“音乐”,那是需要人类发展出一些抽象思维来以后才有可能的,哪怕这种抽象思维是极其原始极其简单的。

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我想,这也和原始人类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有关。譬如,在平静的深夜里,原始人类能听到的声音节奏往往是慢的,如鸟鸣,如流水,人也进入放松的状态;一旦节奏突然快起来,那一定是有猛兽入侵,所有的呼喊,所有的奔跑,所有的嘶喊嚎叫,那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想你也想得到。再比如狩猎,从埋伏,到靠近,到追击,到搏斗,到胜利或失手,那种节奏的变化,也伴随着声音的变化。想来这便是不同声音带给人不同主观感受的客观基础吧。


在原始生活中慢慢产生的原始宗教行为,也就是巫术,以及巫术的仪式,人们最早是从原本“不仁”(没有主观意识和目的)的声音中,先是抽象出了节奏,然后是音色、音高、音响(响度)……赋予它以功能,再赋予它以意义,而这时候,特别是在巫术仪式中,功能和意义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也由此诞生了。


以上全是我的推想,但我觉得应该还是有道理的。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8/29 0:25: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