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复制链接]

1#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不知楼上诸位对pires在DG所录的肖1如何感想?这是我最喜爱的肖1版本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8-10-16 15:58:00 发表
原帖由 茶客 于 2008-10-16 15:28:00 发表
不知楼上诸位对pires在DG所录的肖1如何感想?这是我最喜爱的肖1版本了。


本来是谈肖邦大赛冠军们的演绎,既然茶客兄提到了皮雷斯,我就先谈谈。这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版本。皮雷斯最让我迷醉的是她把肖邦那种优美之中隐潜的忧郁、暗暗的叹息和丝

  

chopin兄那样的文字,个人觉得非常契合此一版本的演绎,说得太好了!确实,此版的演绎,无论钢琴还是乐队,互为铺垫,互为启迪,浑然天成!速度,节奏起落有致,散发着浓密的浪漫气息!
TOP
3#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我觉得,肖邦及其作品是非常感性的。因此,关于他的作品的各种演绎其实也是非常考量声音的提供者的;与此同时,去细致品评各个版本对听众来说实在也是兴味盎然的趣事,其中不乏不断的挑战。随着时间的变化,曾经最喜欢的版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落选呢。就题目所讨论的范围而言,演奏者性别的差异所带来的声音差异非常明显,女性演奏家更多地呈现出独有的细腻感觉,她们的敏感表现也是独有的,这方面,似乎用流水做比喻最适合,男性演奏者给人更多的棱角感,更多的水花飞溅感,而女性,这时候总是表现得更静谧,更内在,更意味深长,她们似乎能轻易发现异性看不到的,但是一经展现又豁然的东西。
从最深处看,这是否启示我们,皮雷斯们另有她们的逻辑,另有她们的世界呢?
从我现有听过的版本来说,肖邦的这部作品,多被赋予青春的色彩,其相关演奏多呈示激情活力的一面,它告诉聆听者:哦!这是我曾经的青春年华!看,我是这样从春天过来的!
但是,当皮雷斯伸出双手,飘然而来的第一个音符仿佛一下子拉你去到一扇窗前,天空碧蓝如洗,一片树叶华丽地滑落,这时候的你仿佛一下子彻悟了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当你开始盯着它的时候,音乐似乎已替代了你的思绪,不断涌来。。。。。。
TOP
4#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呵呵,爱乐者一旦被某一版本深深打动,往往会变现出对再创作者的极大兴趣。象我吧,第一次听到皮雷斯就触电后,对此人的唱片差不多是见到就买,好在她在DG所出唱片可以说是张张精彩,很是过瘾啊!
TOP
5#

回复: 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10-17 12:22:00 发表
  赞茶客的帖。写的好,感受真切深八。

  也赞施兄的帖,直率坦诚。施兄喜欢的是另一种优美。

   也表示一点歧义:肖邦把握曲式都做到了精,园午曲、练习曲、夜曲…唯协奏曲差,乐队部分更不可与几位大师比呀。他的钢琴能及者也就一二,可乐队他基本不涉及。




     20多年前吧,记得买来了第一盒DECCA出品的肖邦盒带,是傅聪弹的,其中收了几首叙事曲,那次也是挺大的震撼,是我最深切感受傅聪身上中国古老文化璀璨发光的时刻。DECCA录得铿锵剔透,给我的感觉象是现代展馆中的一幅中国古老水墨山水,黑白感特强!旋律的流转和节奏的跌宕起伏像是在还原着作画者心中似仁者的山,似智者的水,还有那藏在这山水后的无言激情。突然明白,这不就是肖邦吗?肖邦会不想这些吗?在那样的时刻,有一种省悟,是对东方的省悟,对深远文明的省悟!有些东西是不能被糟蹋的,也是无法糟蹋的!
TOP
6#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chopin兄所言不差。我一般是要在非常想要听肖邦的时候才听,听其他的也是这样,来了感觉就去听,一阵一阵地去听,这样才自由。
TOP
7#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真所谓一花一世界吧。其实万物或许确实有灵。一个作品,不断地有人去反复咀嚼,敲打锤炼,本身就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这已经是种不仅仅局限于作品甚至作者本人,甚至他那个时代的活动了。始终都是演奏者与听众一起共创了辉煌。爱乐者自然也大可不必太受拘泥,完全可以充分想象,一草一木自有格调,也许这才是音乐的指归所在,是所谓的希望吧。
   肖邦就是肖邦,因为他确实不是别人。而肖邦的作品又确实是可以任你去不断创造的,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唯一道路。最初,是肖邦在某处,某种心境下,甚至是不怎么可口的晚餐后勾画了他的一个世界,如今,都已再也无法寻回。可是,想想看,在一轮朗月下,这世间会有多少幽静的房间一样奏响着肖邦的音乐?哪怕,残酷点,最冷的冬季的某处,你能肯定没有人在心中照旧奏响吗?这背后都是些什么呢?倒过来说,没有这些,会用什么去替代呢?
    也许可以替代,但是你会发现,其实,那照样是音乐一样的东西。
     呵呵,发现这是一个众多版本比较的贴子,非常有意思,也激发我瞎想啦,大偏题呢!
TOP
8#

回复: 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8-10-17 8:14:00 发表
俺喜欢肖邦,更喜欢Chopin兄!
第一钢琴协奏曲我版本不多,只有3个;其实俺反而喜欢第二钢琴协奏曲,尤其是第二乐章,这个乐章可以使俺留下眼泪!!第一次听,根本是一种地动山摇的震撼!




    非常感兴趣这样的“反而喜欢”,非常愿意听到更多的关于“肖1”与“肖2"的不同的品鉴!


    我自己一直瞩目于那种不同,一直试图多悟出点什么来!
    听着肖2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很容易想起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并不在意他们之间的师承,就是纯粹的个人感觉而已,一乐章的乐队部分尤其具有那种气质,多次地冲击着什么似的。这种联系可能是非常牵强的,但是既然无心牵出来了,索性把肖邦此一作品的钢琴部分看成流水又如何呢?就我听见的演绎而言,确实很有水流的感觉的,似乎弹得晶莹些,通透点,于肖2来说,也可。
     回过头来看肖1,由于比较喜欢皮雷斯的演绎,觉得第一钢协好像更多思索的意味,“回头看”,“想一想”的意思更多点,这也是我喜欢的很大原因。习惯上,就更多地把它往“山”的方向想。


     一点体会,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TOP
9#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借由chopin兄发起的这个讨论,这几天又多听了几遍肖邦的第二协奏曲,主要是波格来里奇与皮雷斯的。波的演绎深幽,神秘,让人觉得他的独特,他的世界并不想轻易示人,阿巴多则轻盈流畅地带着乐队在他周围织造着一幅杨柳依人的景色。。。。。;皮雷斯与普列文的版本,录音时间上要早于同一公司的肖1,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清晰地发现皮雷斯对于肖邦的理解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她在重建着肖邦世界,直接带出了肖邦作品的美的一面,偏女性的一面,音韵绝无生涩突兀的感觉,表现得健朗,舒怀,但又脉脉含情,灵犀相通。只是此版指挥的处理上让人觉得有失呼应,烘托,帮衬或失或过;在音乐感觉上,气韵上都屡显锲合不周之处,屡屡“断气”,个人觉得是失败的。(小小地希望,皮雷斯能重寻知音,重录次作)
    我还想说这样一种感觉,区别于多数情况,听肖邦实际上更多地是强调去听演奏者赋予作品的,或者说是注入到作品中的灵光部分,而不是其他东西,他的作品更渴求神会!
     一点小小想法,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TOP
10#

回复:历届肖邦大赛冠军们演绎的肖邦协奏曲

是啊,克莱文与欧洲室内乐团在肖1中与皮雷斯的合作和谐极了,堪称红花绿叶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