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我小小意外了一下,能看出来是什么东东么?-- 陈坚胜前辈的CD... [复制链接]

1#

        我也说几句,很早就有朋友(陈坚胜的朋友)带上述纸片贴给我试过,而且最初不是这么小的圆型,是方型的纸片,大小等于一块橡皮擦的面积,按我朋友说陈坚胜研发了好几代,终于形成最终这个圆圆的小片,在我家试听的几张唱片,效果都不甚理想,连朋友也大掉眼睛,原来在他家表现甚好的纸贴,在我家贴上唱片后,明显声音变薄,HIFI味重,不如原来唱片的声音纯正,无论是第一代的方型纸片,还是最后的圆圆纸片,朋友原来送我的一小叠纸贴,我最后一张没贴退还给朋友,问其价格,朋友说:“刚出来,老友试用,还没问价,估计不便宜,呵呵”,我当即表示,我的器材,CD是无福消受,也好,省下不少。
    至于陈坚胜先生,我也有幸跟朋友试听其研发的大号角喇叭的机会,有过一两面之缘,谈不上交情,但对其研发的东西,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样东西让我感冒的,无论是最初的JS高音(无线圈),还是20寸大号角喇叭,以及这圆圆的CD贴。
    就我个人的发烧经历和观点而言,任何调教的东西/工具,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声音有所影响或改变,但这个是正面还是负面,是真实还是不真实,是更讨好聆听者耳朵还是不讨好,这是每个人使用的感觉不一样,喜欢就玩玩无妨,不喜欢大可以不用,更不必上纲上线,无谓争拗。
   纯粹个人观点,如有得罪,请多包涵!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akent 于 2012-1-17 21:57:00 发表
        我也说几句,很早就有朋友(陈坚胜的朋友)带上述纸片贴给我试过,而且最初不是这么小的圆型,是方型的纸片,大小等于一块橡皮擦的面积,按我朋友说陈坚胜研发了好几代,终于形成最终这个圆圆的小片,在我家试听的几张唱片,效果都不甚理想,连朋友也大掉眼睛,原来在他家表现甚好的纸贴,在我家贴上唱片后,明显声音变薄,HIFI味重,不如原来唱片的声音纯正,无论是第一代的方型纸片,还是最后的圆圆纸片,朋

补充一下,记得有一年,朋友告诉我他用了陈坚胜的三片木头“琴马”,音场定位,反射等都非常精准,甚至把琴马压放在机器尾部电源线上面,音场背景宁静,我在朋友家听了良久,无法听出其是否精准效果,木片放在电源线上倒是有点变化,但是好还是不好的变化,就看各人喜欢了,回家后,我也尝试验证,于是拿不同的DIY木片,金属,甚至垫机器用的木钉等等一切小道具,同样放在机器后面电源线上,结果还真是不同道具不同声音,但千变万化当中,让我感觉,还是不放为好,本来的声音更加纯正,自然,更重要是平衡。
至于朋友目前还在使用坚胜木片,但另有香港朋友回来告之,某年香港音响展,人人购票就可以获赠一套,但不久都丢弃或送人了。
由此,也让我再进一步思考,任何调教工具都有其作用和功效,但是否适合自己的器材,系统,还真要多方比较,慎重慎重,毕竟价格不菲,是否物有所值,见仁见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