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惑声中的激情——我的勃拉姆斯交响曲之旅(1)(2)(4)(5)...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5-10 18:04:00 发表
天下美物,用关羽的话说——有“道”者得之,放在原地兴许还保存不下来呢;对于那些文物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

对对对!!!
圆明园是俺们自己放爆竹不小心点着了的,八国联军是千里迢迢特地抗着“水枪”赶来“火中救宝”的~
还特别要感谢洋大人把俺们窝了千年的敦煌掏一毛干爪净,下回各位受受累把故宫、兵马俑也全搬了吧~
埃及人土老帽儿,金字塔底下埋那么些好宝贝,自己不说挖出来摆玻璃柜子里供着,非麻烦人家英国大叔大婶儿~
狮身人面像长一鼻子多累赘啊,还得劳动拿破仑大大拔山涉水跑过去做整容手术~
......
有“道”,有“盗”,孰“dao”?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5/27 15:33:2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

原帖由 qsyd 于 2009-5-10 2:20:00 发表
我听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会经常联想到他的交响曲或协奏曲中的某一段,并想象这段的乐队版会是怎样的效果。听其交响曲或协奏曲也会联想到其室内乐的某一段。


不难发现,在以交响曲著称的几位顶级作曲家里(除了俩人),室内乐和歌曲都有几乎等量齐观的成就,分别在结构与主题旋律两方面为创作交响曲时提供基础实验经验和保障。特别典型的是贝多芬在动手No.9以前,先用“七重奏”与“合唱幻想”作了详细的实验,所以No.9才如此禁得住历史的检验。
个人认为,历史上有两位作曲家不曾创作交响曲未免可惜了,一个是Ravel,另一个是Bartok。
也由此,布鲁克纳和马勒师徒二人的交响作品其质量上原本曾经确实存在过的较大争议如今几乎凭空消失了,这不得不令俺常常起疑。在这个问题上,“时代的进步”与“时代的妥协”哪一个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了呢?!值得继续探讨和观察。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

原帖由 qsyd 于 2009-5-11 12:37:00 发表
原来圆明园是央视的后花园呀。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5-10 23:49:00 发表

对对对!!!
圆明园是俺们自己放爆竹不小心点着了的,八国联军是千里迢迢特地抗着“水枪”赶来“火中救宝”的~


呵呵~大过年的那件糟心事也惊动您啦? 八成儿大家是当“喜讯”汇报来着。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

原帖由 qsyd 于 2009-5-12 9:32:00 发表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央视,火却用它寻找光明。

措辞太“华丽”了。
饭桌儿上话:踔那儿一黑色的大裤衩子忒添堵,所以被天火燎了X毛~~~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

闲言碎语~

德国人民其实更喜欢斗!而为600万犹太生命寻找意义的伟大哲学实践就是——送他们进毒气室?!并借以表达德意志民族对这些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人类一TM思考,上帝就发笑”。尼采们翻箱捣柜找出一把漂亮的左轮手枪,希特勒们捡起那把枪并好奇地扣动了扳机~~~BANG!@#!?%~^#$ 唯一勉强能被称为“哲学意义”的就是——靠,这是一真枪!

而Mr. Brahms对上述这些根本一无所知,他就是一恋爱中的性格内向的音乐家。Relax~pl.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