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认为电源线的影响很大的,请看此贴. [复制链接]

查看: 22435|回复: 83
1#

如果電源線沒有差異這論點,那很簡單有幾個問題存在。

只要在測試的音響器材容許的電力負荷之下(比如擴大機)上--

◎用同結構製作一條純銀電源線,純金電源線、純銅電源線,甚至純鉛也可以。
◎同一結構但PVC皮很粗(或者比如綁上老浦東兄推薦的3M膠帶),一條則是完全沒有PVC皮。
◎同一條電源線,但不同品牌的電源公母插頭。
◎同一結構,但一條數股單蕊線構成,一條由細如毛髮的多蕊線構成。
◎同一條電源線,不同品牌的插頭,但一條用優秀的焊功,一條隨意拿鍚就塗上去......。
◎拿一條一般水電工用的14mm平方電纜製作的電源線,和一條38度5兄賣的電源線相比。
◎一條有極嚴格的防EMI電磁屏蔽網,一條沒有。
◎一條電源線100公尺,一條1公尺。

如果都沒有差異,那表示完全顛覆了音響業界多年,且很多工程師和設計者很用心的研究研發設計。

因為變成金屬不同對聲音是沒有影響的。披覆層不同也不影響聲音,不同材質的插頭也不影響聲音,單蕊 & 多蕊完全不影響聲音,焊功良劣不影響聲音.........。

樓主的論點多年以來國內外論壇都可以看的到,但這何苦呢?有一天樓主真的聽出差別了那又如何呢?

樓主應思考的是為什麼別人聽的出來,而自己聽不出來?

而不是自己聽不出來,別人也一定聽不出來。

一念之改變,反自己思維的思考的思考,相信樓主以後看的世界會完全改變。

如果沒有差別,那大家何苦花那麼多錢研發,理論上全世界好耳之人甚多才是,應該是「多數人」聽不出差別才是。
分享 转发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2#

剛才又看了樓主發的帖。

其中有幾個對音響有問題的負面因素,比如「全新的」、「無特别装修」、「3.5M*4M」、「器材放在长边」這都是,而且以這房間的長寬,中低頻的駐波加倍再加倍也可能(這比如一碗湯裡加了很多鹽巴,那湯裡的原味全部被鹽蓋住了),有沒有牽設電源專線也有可能的。

另外樓主的朋友使用這套器材多久?以什麼音樂軟體測試?對這音樂多熟?這都可能影響樓主朋友的判斷。

說到這裡,講一實在例子給樓主做參考,記得是在十幾年前吧,有一次去一位初燒的朋友家聽音樂,應要求也帶一些當年發燒的音響線材去,聽朋友說明的音響系統,於是帶了一條聲音偏向豐潤的電源線過去。

去朋友家後,免不了東動動西挪挪,這當然對音響系統的聲音有影響,最後,重頭戲來了,一條平常使用,也知其聲底的電源線就插上去,理論上應對那套音響系統會起加成作用(這樣小弟也會得意一番)。

結果呢?換是換了,但不僅是初燒的朋友聽不出來,連我也聽不太出來差別。那線材作用甚大的這牛皮豈不是吹破了?於是呢和朋友聊天才注意到原來他家隔壁開鐵工廠,而且呢他買的這台擴大機已因莫明其妙的毛病故障幾次,但送廠又沒有問題,最後廠商拿示波器來量他家的市電,才知是很可怕的波形云云。

於是呢,最先可以做的是請朋友牽設電源專線,但朋友家的隔局(音響室在長方型房子的最後面)很難牽設,最後是從電表拉出後,跑上三樓,再從三樓頂繞一大圈再下來接到二樓最後面的音響室(因為太座大人不容許電源線在家裡亂穿牆而過)。

有沒有改善?結局當然是美好的,雖然電源專線要繞一大圈,但還是比原來的配線好太多了,不僅整套音響能量活生起來,相對的,對各種換線墊錐的改變也變成輕易耳聞的差別............。

以上小小舉例,這些改變都是物主自己認可的,但相對的,最前面小弟我初次去他家,「完全聽不出來換線有何改變」也是物主自己認可的。

深夜打那麼多字,只希望樓主不妨先思考看看--為什麼聽不出來差別的原因在那裡?

168論壇有非常多的高手和前輩,大家互相交流討論,大家都可以給你和你朋友出些意見。

有一句話要和樓主分享,這是發燒音響陳老總說的,因為也有人問他有關電源線為什麼會影響聲音云云,他說了一些,最後還是告之發燒友除了聽聲收貨之外,電源線總歸一句話:一套音響系統的守門大將軍。

「守門大將軍」這重不重要?相信樓主自有定見。
最后编辑abrams 最后编辑于 2009-03-31 03:43:43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3#

另外盲聽這問題由來已久,變數在於人對改變的「數據量化能力」以及「數據變化的記憶力」。

再舉一個小例子,而且先不用講「盲聽」,來說味覺好了,相信大家對味覺總沒有異議了吧,十杯產地不同的綠茶,不會有人說杯杯都相同的吧。

這真實例子是日本節目上,一個家庭要是比贏了可以拿回獎金300萬,有一次呢是總有六瓶紅酒(還是十瓶?忘了),要求參賽家庭的爸爸,在一個星期後,能夠辨別出這六瓶紅酒那就可以拿回去300萬。

這簡不簡單?紅酒有瓶子,有色澤,有香氣,有各種不同味道區別..........,理論上這位爸爸經過一個星期的品嘗和練習,這不是太簡單了嗎?

但最後那位爸爸在品酒時,還是猶豫了一些變數,最後還是拿不回去300萬。

那問題出在那裡?從這裡思考,也許非常有趣。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4#

原帖由 刘罗锅 于 2009-3-31 23: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9-3-31 3:54:00 发表

这个问题还真有趣^_^。象我这样滴酒不沾,从不喝酒的,但只要是我闻过的酒,时隔一两年后次闻到,我能知道是什么酒(当然不能看包装)。我也很少喝茶,因为上午喝茶中午睡不觉;下午喝茶晚上12点仍睡不觉;若晚上加班困了,偶尔也泡杯茶来解乏,代价是下半夜准会眼光光到天光。尽管自己不喝茶,但也闻过别人各种茶香味,久而久之,别人泡茶后我拿来闻,能說出是什么茶叶,正确的概率是一大半吧^_^。


劉兄好:

呵呵,一旦有比賽,人就容易緊張,試問有幾個人沒有得失心呢?所以要想「平常心」就很難了,這和我們在家自己有趣的比較是不同的。

君不見連世界級的頂尖運動好手,想要比賽場場平常心也很難的。

像那日本比賽當然是這樣的,沒有全對是不能搬回300萬。
另外像這種測試比賽,製作單位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比如測試的紅酒之中,給你一二種「類似」的酒,那你就很容易搞混,是能喝出來不同,但到底是那一瓶呢.........。

還有一次比賽吃土司,好像是一分鐘內吃完二塊還是三塊忘記了,心裡想這太簡單了吧,但自己試看看真的不簡單,因為不能喝水純吃土司要在時間內達成,這很難。

zrj4891兄:

呵呵,當然有人練習後,能在電視台現場觀眾觀看壓力之下,保持平常心,且發揮出平日水準,還是能拿回300萬的。
最后编辑abrams 最后编辑于 2009-04-01 01:06:09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