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支持 卡拉扬 [复制链接]

查看: 11703|回复: 86
1#

卡爷在我心中永远只有一个称呼,就是卡爷!

不过,说卡爷是第一个尝试立体声的人似乎不妥。立体声技术出现于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商业化。而此时卡爷正带领EMI的录音乐团爱乐乐团,而EMI是五八年之后才开始采用立体声录音的。而此时RCA,DECCA已经有了大量立体声录音。发行的第一张商业立体声录音应该是莱纳指挥的《查拉图施特拉如是说》,DG发行的第一张立体声录音则是弗里柴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不过,卡爷指挥爱乐乐团的单声道录音声音之好也令人称道。他在那个时代的录音绝大部分都很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2#

你不仅性子温和,而且不是一般的幽默!:D

音乐上有什么观点不同没什么,至少该实在一点。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23 18:32:00 发表
不过有卡迷的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事实上我也很惊讶),就是

“卡卡的版本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版本位置总会出现在最妙的位置,那就是较好,说不出大毛病,这样的东西”。性子温和的我,不用多久就感悟到了。

这其实就是我反卡的理由。我们听音乐,就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只把这种“较好”的等级奉若神明,会不会标准太低了些?
TOP
3#

大家都是网上交流,看一个人的性格主要依据“文如其人”,你的观点和言辞明显属于偏激一类,不管聊什么都像个火药桶似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当然你可以当成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上次对《留声机》的那个隔靴搔痒的乐团排名,你也相当激动。你却要自诩“性子温和的我”,你真的对自己的性情一点不了解?我说的不实在,指得就是这个。性情刚烈也没什么不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子天下无双,本应我行我素,何苦劳神子表白“性子温和的我”。

你如果觉得是人身攻击,抱歉,对不起!

对了,我不敢担当“卡迷”的美称。我迷恋很多人的音乐,指挥家、演奏家、演唱家、不计其数,随便拎出一位,都够我崇敬仰视一辈子的。我这辈子怕是没有俯视或小看哪一位艺术家的资格了。好在个人修养有一点,有此自知之明。共勉。

任何一个读不懂总谱的人,其实都没有资格去评论演绎的高下。艺术本无界限分明的标准用以评判孰高孰低孰是孰非,如果非要设定此类标准,总谱当是重要参考,广泛的文哲史知识修养是另一个。如果一个人连总谱都读不懂,也就根本不知道一部作品该怎样诠释,如果这个人(包括我自己)去排谁强谁弱,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胡说八道。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24 10:36:00 发表
唉,又多了几个帽子...”不理智“....“不实在”。

请问俺咋不理智不实在了?尤其是qsyd兄,摆明在讲我。本人最厌恶人身攻击,针对人个性批评的帖子,请你解释清楚。

各位清醒的看官看清楚了,从头到尾我都是在守,卡迷在攻,攻到个人的实在性问题了。最根本原因就是本人反卡,反卡的原因我之前还没讲,反而出乎意料的被卡迷说出来,不但说了,还言简意赅,非常到位。此点再经我点明之后,没想到对此没得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8-12-24 11:42:19
TOP
4#

人人都有发表对音乐的感受的权利,但感受和音乐评论是两回事,决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是把几个版本拿过来听,听完排个一二三四五,还要说哪个指挥“演绎得”好,最后还要给指挥们排个高下。涉及评“演绎”(注意,这和谈感受是两码事),如果你来总谱的看不懂,不知道作曲家标注的强弱、速度,配器细节,各段音乐间的结构关系,凭什么“比较”演绎?当然,说喜欢哪个演绎、不喜欢哪个演绎,完全没有问题。但涉及“比较”,那就有一个标准的问题。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24 15:22:00 发表
“任何一个读不懂总谱的人,其实都没有资格去评论演绎的高下。”这句话,真是此言差矣!先不论是如何谬误,这句话如果我们都相信,那168可要关门大吉了!您的中英文俱佳,我很是敬佩,只可惜这句话实在错得太离谱了。
TOP
5#

老兄,请不要偷换感念。不同厨师做的同一道菜,人人可以谈喜欢哪位厨师做的,不喜欢哪位厨师做的,口味不同而已,很正常。但谈论哪位厨师做得更原滋原味,如果你连菜谱都没看,那“原汁原味”就失去了基准。

谈音乐感受,没有胡说八道的问题。但评鉴演绎,给艺术家排名,谁“更接近作曲家的原意”一类,大部分人真的就是要么看了企鹅、日本唱片榜等一类,已经先入为主,人云亦云,要么就是胡说八道。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12-24 16:08:00 发表
一个不懂菜谱的顾客,是无权评论厨师的手艺的。。。哈哈哈
TOP
6#

点到为止。我不喜欢这类争论,正准备撤了。:D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12-24 21:17:00 发表
qsyd兄也来淌这个浑水儿?!难得~~~
TOP
7#

其实我挺变态、挺CNN的,有时候喜欢看别人掐架,坐山观虎斗。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12-24 21:23:00 发表
就是就是~~~这话题一掐起来哪儿还有个善罢啊?!
大过
TOP
8#

我早就说过我不懂总谱。现在在学习,读总谱读得很慢,虽然可以读钢琴独奏一类的琴谱了。我不懂德文,但我知道德文字典是验证德文单词拼写正确与否的工具。即使我读不懂总谱,我也得承认那是演绎音乐的蓝本,我也的承认读不懂总谱,我没有资格评价一位艺术家对作品的诠释(别搞混了,这并不是说读得懂总谱,就有资格对艺术家的演绎说三道四。即读总谱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总谱当然是有生命的。当然,演绎作品是艺术的二次创造,既然是“创造”,不同指挥家“创造”的东西,其实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象卡拉扬这个行、那个不行之类的话,也就是一个无中生有。

聆听音乐,就是一个欣赏过程。指挥家以乐谱为蓝本诠释音乐的过程,就像画家以一个人为蓝本画一幅肖像。梵高这样画,高更那样画,伦勃朗关注光影的对比,达芬奇甚至要关注皮肤下的肌理,达利要填上许多小物件(比如蚂蚁),培根看到了黑暗的心理层面,而米罗说不定用反绘画的方式画出一个鸟的样子来。出来的画作我都欣赏,我为他们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而折服。虽然我可能按我的喜爱程度给他们排个座次,但我不会无聊(不仅无聊,而且挺无耻的)到给他们的艺术水准排个座次。

当一个人觉得有冲动把谁拉下神坛的时候,他可能已经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了,往往他心目中有了另一个神像在作怪。无神论者并不在乎神是否存在,神高神低。有神论者却往往因为自己的神,一想到其他的神就气不打一处来,去贬低甚至杀戮信其他神的人。

这个话题我谈够了。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8-12-24 22:58:00 发表
从q兄的话来看,第一点可以确定的是,q兄的确不懂总谱,事实上你自己也承认过。一位不懂总谱的人,竟然开始讨论要如何用总谱为工具来评论高下。
q兄把这世界想得太简单了。要达到原汁原味?你知道一份没有生命的总谱到一场演出的音乐会的差距有多少吗?原汁原味就像你这样说说就能达到吗?“原汁原味”真的存在吗?
请看看巴伦波因和Said的对话集吧,巴伦波因在这话题上讲了很多,你可以参考。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8-12-25 00:34:43
TOP
9#

原来你是混进德国公司的,居然不会德语。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8-12-25 0:29:00 发表
好!很受用!
我现在正在学习德语,要不然也开始学学识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