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听音响与听音乐会现场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haskil 于 2009-9-8 10:09:00 发表
看来S兄对现场的诟病在于现场的干扰太多,而且缺乏你说那种“孤独感”,看来现场和音响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尘客同学要听的是寂寞。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8 11:28:0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9-8 10:51:00 发表
我家器材太差,所以只能经常去音乐厅混混,草根发烧友的无奈啊。。。


S兄器材还低,那我的就更菜了。
其实,听音乐会和听系统是不一样的。两者有不同的追求。
TOP
3#

原帖由 haskil 于 2009-9-8 11:19: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8 11:09:00 发表
原帖由 haskil 于 2009-9-8 10:09:00 发表
看来S兄对现场的诟病在于现场的干扰太多,而且缺乏你说那种“孤独感”,看来现场和音响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尘客同学要听的是寂寞。

恶俗、恶俗!哈哈


我最近已经区分了现场与系统,两者追求不同。音乐厅现场主要追求不同乐团/表演者的不同声音特点和不同的演绎,反应不同乐团的美声。而听音室多数的追求,就是音乐录音的特点了。不听现场的危险在于被录音师的技巧迷惑而不能反映乐团的真正特点,有很多所谓的录音室乐团,唱片很好可是现场不是那么回事。我同意这个观点,重播不要与现场差别太远就可以,重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好听,那是对不在现场的补偿。

这回我谈的可是真的。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08 11:23:07
TOP
4#

再谈点,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在听音室(甚至包括音乐厅)一本正经坐下来反而得不到多少感动,而走在街上听到的某些断断续续的声音会让你止步,或者是手上做着别的事电脑音箱突然传出的某个曲子让你叹为观止。我觉得不期而遇、放下的心、敞开的怀,对于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TOP
5#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9-8 11:43:00 发表
对于器材重播音效(只谈古典音乐的重播),俺觉得向高质量的现场靠齐,是唯一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之下,经过俺的探索(当然是在别家大烧那儿),唯一的途径,就是合理搭配的百万音响(千万、上亿当然更好)。

(以下文字再次进入alma老师的真与美论战。。。)

现代音响和古典音响的区别可以简单归纳为前者求真,不计代价,以真实还原带来现场的美,后者求美,稍作妥协,就能把哪怕很一般的现场粉饰成中上。求真者


我现在的想法与S兄一样了。共同学习一起交流。
TOP
6#

原帖由 maninov 于 2009-9-8 11:39: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8 11:26:00 发表
再谈点,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在听音室(甚至包括音乐厅)一本正经坐下来反而得不到多少感动,而走在街上听到的某些断断续续的声音会让你止步,或者是手上做着别的事电脑音箱突然传出的某个曲子让你叹为观止。我觉得不期而遇、放下的心、敞开的怀,对于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是的,


我这种听音乐的方式大概属于最无聊型的,就是主要拿她当背景,什么时候音乐能把我从手上的工作抓走,音乐就成功了。
TOP
7#

学习了各位大侠的观点。

菜鸟觉得,若纯从音响的角度来说,请S兄能否说说,多少级别的音响可以胜过现场?
若纯从音乐角度来说,菜鸟认为,一个mp3的音质其实可以得到音乐的大部分了。根本不需要5W级的设备。

我为什么喜欢现场呢?因为我喜欢看到他们在我面前演奏,我能等到他们在我眼前演奏,是我的福分呢。
S 兄,您说呢?
TOP
8#

我其实很怀疑那些大侠,没听过几场现场,抱着他们天价系统在那里---------
他们似乎不了解现场好在哪里?
是音质吗?是气氛吗?是演绎吗?

是,又都不是,而是,
我一直在寻找我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而不是历史记忆翻阅者。

请Shinelb大侠接着我的话题聊聊呵!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11 04:37:11
TOP
9#

其实,菜鸟的观点是,
那些天价系统的拥有者所拥有的感动,
不一定比得过,
那些mp3系统的聆听者。
TOP
10#

我坦白,现场派的音乐菜鸟,其实,有时候也希望能听到一些演奏的错误,譬如走音,破调。我觉得这是真实的,但是在音响系统里你永远也听不到,似乎他们是永远也不会错的。呵呵。他们总是把自己掩饰的很好,就像市场上整装出售被裹得很完美的大白菜,其鲜活程度永远不及田间斜躺的大白菜。

音乐,某种程度上就是大白菜。喜之如神物,弃之如废物!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11 05:15:12
TOP
11#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9-11 10:22:00 发表
把音乐欣赏和音响技术混淆,很不好
说音乐欣赏,的确听电台、听MP3都可以胜过听百万音响,这是一个艺术、修养、境界的范畴。
说音响技术,谈的是零件、电路的组合,空间的调整,和对声音的还原度,这是一个电学、声学乃至建筑学的范畴。
一个骑破烂自行车的修士,可以嘲笑一个开奔驰SLR的大款没有文化,不讲环保。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奔驰SLR速度开不过破烂自行车,就很孔乙己了。

希望论坛里多


这话说的好,说的菜鸟话都没有了。呵呵。
现场听众与乐手的互动感也是系统里听不到的。
TOP
12#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9-11 17:27:00 发表
所以说,长三角地区的音乐爱好者,明天绝对应该去苏州给陈萨捧场


可惜没时间呢。老雅尔维你去听了没有?本来想去听的被朋友强拉到沈阳去了。可惜。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11 18:31:16
TOP
13#

听完上交的情迷麦斯基出来,我向曼弗雷德抱怨,这个上交虽然目前很有进步,但是我觉得音色还是不入一流。
曼弗雷德告诉我,听着高兴就行了。无论是现场还是音响,听着高兴就行了吧。

还是现场好,我能见到很多朋友(那场朋友真多,曼弗雷德、马勒2004、马勒熊猫、大王、bluesky、jenny等),并交流当下的思想和听感。见到朋友就高兴了。音乐吗,还好吧。往往是回忆比现场动人。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10-14 01:24:58
TOP
14#

呵呵,我在现场可以看到演奏者的热泪直流,这个系统里是看不到的。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23:08:09
TOP
15#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3 12:40: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2 23:07:00 发表
呵呵,我在现场可以看到演奏者的热泪直流,这个系统里是看不到的。

看得到啊,比现场还清晰,有局部特写。。。DVD系统


你看到她哭的时候,她人在哪里?你人在哪里?
我想看的是,我和她在一个时空里。
TOP
16#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3 13:07:00 发表
现场看不到指挥啊!看到指挥就看不到乐手了。而DVD里,指挥和乐手,特别是他们之间的交流神情的传达,是现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阿巴多和LFO的现场,这个特别重要。国家大剧院的二楼,根本看不到个鸟。


我25日那场正好在二楼侧翼阿巴多左手前方,乐队和阿巴多看得比较清楚。我觉得DVD更多是作为研究用吧。
TOP
17#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3 13:21: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3 13:11:00 发表
我25日那场正好在二楼侧翼阿巴多左手前方,乐队和阿巴多看得比较清楚。我觉得DVD更多是作为研究用吧。

那样岂不是牺牲了整个第一小提琴组的面部表情(没有一个现场座位是能够看清乐团每个乐手包括指挥的面部表情的,那个是违背物理原则的)?也牺牲了整个音场(相当于坐在两个喇叭的正左方外侧,音效


关于我那个位子,我觉得比大剧院二楼一排中间的位置声音还要好,只是声部之间关系有点问题。主要问题是听不清楚哈内诗的演唱。如果那天她唱的泪流满面,我就亏大了。DVD再强也没有现场感,倒是很适合做音乐研究。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11-03 13:32:53
TOP
18#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3 13:34: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3 13:25:00 发表
关于我那个位子,我觉得比大剧院二楼一排中间的位置声音还要好,只是声部之间关系有点问题。DVD再强也没有现场感,倒是很适合做音乐研究。

老李既然做客观分析,就不能只说声音好。声音由多种因素组成,不可否认靠近乐团的位子其音色能量感都远胜靠后的位子(与是否正中无关),但音场也是组成声音的一


我也不想坐在那里,可是国家大剧院音质现状就是那样,吸得太厉害,应该是越靠前声音越好。这是下策之中的上策。鸟蛋最好的位置我认为是一楼5-8排,呵呵,我坐不到那里。
TOP
19#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11-3 13:45: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11-3 13:40:00 发表
我也不想坐在那里,可是国家大剧院音质现状就是那样,吸得太厉害,应该是越靠前声音越好。这是下策之中的上策。鸟蛋最好的位置我认为是一楼5-8排,呵呵,我坐不到那里。  

这也是我对上海大剧院的应对方案,尽量听直接声


你跟王2麻子的解决方案一样。上海大剧院我的策略是尽量坐在墙板边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