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兰士:为发烧艺术赔进工厂的发烧友(ZT) [复制链接]

查看: 5323|回复: 20
1#

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虽然活着,却无人记得。


马兰士死掉的原因,根本不在于价高。不懂经济学的人才会简单理解为其死于价高。

今天的瑞士FM器材贵不贵?德国的leica相机贵不贵?荷兰的布隆加迪跑车贵不贵?还有柏达翡丽表贵不贵?他们一年的销量也少得可怜,却活得有滋有味。为什么没死?

马兰士死的原因,还是在商业运作上。他是个铁杆HIFI迷,也是技术行家,但在商业方面却实在不怎么样。

对比今天的瑞士FM就知道了。这种水平的机器,从一开始就应该把它打造成“奢侈品”,而不是简单的HIFI器材。拥有马兰士胆机,就像leica相机和瑞士FM器材,应该是身份的象征,富贵的象征,成功的象征。走“高质+超高价”的路线,来维持企业。1台奢侈品机器的利润,应该相当于100台普通机器的利润。这样它才能生存。历史上的马兰士,没有把自己塑造成奢侈品牌,于是在高昂成本的压力下,在晶体管的廉价方便的对比下,迅速垮台了。

奔驰汽车的产量,有心的人可以去查一下,从来不在世界前10之列,但他的年赢利,却是世界前3。而那些产量极其大的日本、韩国车厂,只有丰田一家跻身于世界前3(丰田能跻身于世界前3,仍然不在于产量,而是在于它有自己的高端品牌lexus,同时走高低两端),其它日韩车厂都远远落在后面。

漫步者的例子,其实是今天中国的一个典型事例,成本低,价格大众化,广告铺天盖地,所以销量上去了。但是,今天中国企业的成本低,是建立在对人工福利的极度剥削上,所以童工、女工、超量工作、极低的薪酬随处可见。记得去年还是前年,为苹果代工ipod的深圳富士康的员工(绝大多数是女工),月工资只有区区几百元,最后引来国际劳工组织的调查。中国今天这种不正常的企业现象,就不多讲了。
分享 转发
TOP
2#

不过,我对今天的HIFI市场的暗报价、乱报高价,深恶痛绝。

又不是马兰士,凭什么个个都牛逼轰轰的,只有一沾上HIFI这个词,身价立刻直线上升。

还有一点,我也是不吐不快,在HIFI168论坛也是这样,每个人买了器材,别人问价的时候,个个都藏着掖着的。

大大方方把自己器材的买价说出来,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TOP
3#

FM贵得有理,他的好声音和高品质就是硬道理,不怕你不买。
===================================================
马兰士的好声音和高品质也是硬道理,为什么没人买死掉了?

说穿了,FM不仅仅是HIFI器材,它还是一种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无论它的声音你是否喜欢,当你买上一套FM放在家里时,你是很有面子的。所以FM的高价,带来了超高的利润,一套FM的利润,比一万套漫步者的利润都高,所以它能生存下来。但是马兰士并没有被塑造成奢侈品,没有人会觉得花高价买一套过去普通品牌的马兰士放在家里会给自己带来面子,于是当马兰士因为成本高涨想卖高价时,没人捧场了,于是它就死掉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