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查看: 300421|回复: 365
1#

005用户帮顶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20/8/24 10:46:0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帖子,我理解为就是马背兄听着音响,慢慢勾起年轻时的回忆,和年轻时对声音的追求,可能现在声音找到了,放松听着音乐联想到了以往求真求美的经历。。。。。。好器材是让音乐说话,看来马背兄找到了!
TOP
3#

14日首次开机后,第二张CD听DG出的沙汉姆《维尼亚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时,琴弓跟琴弦的摩擦声、琴腔的共鸣声,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演奏者身体摆动时发声位置的变化,都可清晰地辨识。
当时头脑中瞬间浮现出一个画面:蜜蜂的腿上,布满了细细的绒毛,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什么鬼!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这个联想是高一生物实验课的一次经历。那是生平第一次接触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很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20/8/26 13:42:26
这样比喻细节太牛了,很多小烧根本不理解解析的定义,以为亮,细节浮出就是解析,解析是要在密度中展开才可以看见。。。。。。。这才是真解析!
TOP
4#

精彩!
TOP
5#


补充个人听音感受的目录
1、宽广深邃的音场、清晰稳定的定位
2、近乎变态的解析力,极其丰富的弱音细节
3、金字塔结构的能量分布
4、声音控制收放自如,扩张与收敛达到较好的平衡
5、低频表现(连绵不绝,深不见底)
6、中频表现(绵密、醇厚,温暖、润泽,磁性)
7、高频表现(关键词:华丽、清甜、纤细、柔顺、光滑、透明、空气感)
8、动态表现
9、瞬态响应与速度
10、密度感、能量感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20/9/2 14:47:07 少了一个近乎真实的透明感
TOP
6#

近期思考一个问题:国内外是否已经有音响器材厂商从控温角度进行器材设计?(胆机除外)

以DAC作为重点,一找,还真找到了几个个案。
1、歌诗德X26,工作时发热较大,有用户实测,环境气温30度、工作两小时后表面温度46.3度。
2、精音D1000,功耗100瓦!左右两侧加散热器,据用户说“热开了”之后声音更好,但具体温度不详。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20/9/3 12:11:44
有,美国hovland的原来的设计师,设计了款usb的隔离器,就用高压差来让机器发热,机器做了全封闭,且恒温,因为里面有颗飞秒钟,机器要热越好声,
TOP
7#

不知楼主是否研究过或者听过,AQUA 、Vermeer、Lampizator、Accustic Arts,这4个品牌的DAC,以这些品牌在业界的口碑和地位,你说他们是废材,你是有多狂啊
tianno1 发表于 2020/9/4 10:08:25
不是听不听的问题,这个属于研究范畴,很多人不喜欢信号通道有电容,因为电容对信号会有染色,同理,解码输出选用电子管做缓冲输出,也是调整染色的一种,楼主说的也对,动态肯定胆管会压缩,还有信噪比。顶级的解码很少会用电子管输出,中下级才会用电子管和电容做染色掩盖声音的不足。
TOP
8#

回复 207楼tianno1的帖子

如果你觉得10w左右的也属于高级的话,msb和dcs这些旗舰,是不是航天级了?楼主用啥评测不重要,重要的是楼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声音,并且分享同好!另外,你喜欢电子管,你的假如,这都是你自己的见解,自己喜欢的,没有人反对,别在意别人说。你玩你的,楼主玩楼主自己的,别要求这些哪些的,我玩的确实也不多,不过玩为啥一定要多?天天网上找东西开脑放健身?楼主的很多定义见解只是说给懂的人听,不懂,不理解的看看就得了。没必要争个你对他对的。。。。
TOP
9#


最后一次回应阁下的问题:

一、几个基本的概念作为讨论的前提(既然是专业人士,就不用解释)

1[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20/9/8 1:11:01 现在玩hifi的有些人,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动不动摆出一副老子权威的观点来喷

检测ic就能懂hifi?这个和咸菜无用论也有的一拼。所以马背兄,这种人没必要理会,你太实在了,说出了现在hifi的怪圈,就像重新拿r2r换个锅子来炒冷饭,很多为了啥,其实说白了不就是玩hifi钱多人傻,耳朵软!这些小喷,也代表了现在的社会现象,浮躁!高学历有用吗?教条主义教育的产物,专业有用吗,还不是机械的只会这个测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