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那些感动您的音乐瞬间 [复制链接]

1#

(十多年前一篇旧文,贴上来)音乐经验说得吗,也许说得,也许说不得。一张盘里装着同样的音乐,我们却常有完全不同的体会。某一些时刻,音乐似乎格外动听感人,某一些时刻,同样的音乐,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某部作品你可能听过百遍了,你还记得第一次听它场合和感受吗?这些是音乐的经验吗?音乐经验就是私人经验,你自己的体验。音乐经验肯定于音乐有关,但是有时音乐在场,有时音乐却可能不在。中国人说信神如神在,当你想音乐时,谈论时,音乐怎么会不在场呢?

1.车上,带着耳机听《贝三》(英雄),是老克莱柏指挥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在decca那张录音。车子在小巷子里穿梭,突停突进。音乐在耳边挣扎奋进,曲折萦回。车子开到东关,路畅了,眼前一下子开朗。恰好耳机里小号吹得耀眼,音乐到了高潮。窗外,人声喧嚷,车内,大家表情冷漠。管弦乐就在一片静默中狂响,这场面多奇特。宏阔的高潮声忽然就打通了什么似的,胸里涨满,满面通红,一下子眼睛就湿润了。

2.听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柔板,第一次听是福特文格勒纳在emi那一版,在南门到韦曲的中巴车上,座位上的弹簧直扎得人难受。几个半大小伙子骂骂咧咧拉客,车发疯似的开。沉寂中,马达轰响,作家预感瓦格纳之死的哀乐忽然就指到人心里,悲剧气氛如此浓烈,似乎要掏空人的身体和感情。那张盘后来送人了,我想如果再听,肯定还能想见车上那些恶小子的神情和身体那种空洞的感觉。

3.1999年,北京,严冬。里赫特奏的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甘家口金刚家,有金刚和李凝,王硕在场。刚买回来的盘,用金刚那破套机放。他家没暖气,就都裹着棉衣听,挤在他家的小沙发上跺脚。金刚仍那么抗拒,王硕仍那么真诚,李凝的眼睛仍那么美丽。天太冷,音乐也没听出什么名堂,但是那个场面却老记起。

4.1995年,北京钢院学生宿舍,和朋友谷壮说起听马勒《第二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复活”的场面。描述的时候,浑身战栗,当时没有音乐,音乐却如在耳边。

5.车上,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伯恩斯坦在dg的那一版。圆号响起,闭上眼睛,旧俄知识分子集体的苦闷情绪,老柴的个人抑郁症、同性恋,俄罗斯风物等全冒出来。睁开眼睛,窗外,二十一世纪初年火车站附近的一条小街,大家伙各忙各得,发廊、餐馆、行人,看起来活得都不错。

6.某夜,苦闷交集难与人言。听肖邦《夜曲》,马加洛夫在philips的版本,19首中靠后的一首,忽然入心,大感悲凉愁闷后,似有所解脱。于是发短信给三个朋友说此感受,须臾,得到这样三个回复  :1)你怎么了,想到什么伤心事了?2)怎么还不休息?3)很好的感觉,悲剧是自己的宽慰。

7.某年12月25日,圣诞节,大清早。我假模惺惺取出亨德尔《弥赛亚》来听,谢尔欣在westminister的超长版本。其实这部作品很适合在夜间用适当的音量作背景,悦耳的人声,柔软的弦乐,极其曼妙深远。但是我们没有宗教背景,又无意去寻探原文,总觉得和它有说不清的距离,只拿其当好听的音乐欣赏。那天,音量开大,那些合唱忽然就发出了我从没听过的雄浑,好啊,简直可带人跃上云端,去触摸上帝之足了。突然,厨房里声音大作,好杀风景,关了门也不成。于是我只好跑到厨房给母亲帮厨,这时音乐从我屋里曲曲折折传过来,却再也没什么干扰了,这才是我和这部作品最适当的距离吧。

8.夏,烈日当头。鼓楼,巨大的城门洞,我从中穿过。忽然听见唢呐声,中国乐器里,我最怕听这个,一听就掉眼泪。大太阳底下,一个盲人昂了首在吹,却平静得很。一个中年女人,可能是他老婆,似乎眼也不好,手里拖着个盘子,里面有些毛票。我手里撰着一块钱,撰出汗来,可我不敢走进他们,我是怕那唢呐声。这场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唢呐声是否吹进每个人心里,就不得而知了。

9.某年进山,随身听没了电,几天听不到音乐。可是某个旋律却总在脑海里盘桓,吃饭说话它都在脑海里,赶也赶不走。开始是一点,最后整首我都能背诵了,离开山时,我才想起是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将它念叨了好几天,回到家,就赶紧找出那首作品来听,却发现根本没有自己脑海里那首好听。

10.某夜,蜗居里听巴哈的《约翰受难曲》,里希特指挥慕尼黑巴哈乐团的版本。本来边看书边听,可是众赞歌一起来,耳和心就全被拉过去了。肃穆、沉静,整个让人无话可说。直至曲终,许久,我仍出神的坐在寂静中发呆。音乐真的结束了吗?在曲终的那个时刻。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7/13 11:35:3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