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巴赫PK莫扎特!!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9-4 16:42:00 发表
原帖由 江月 于 2009-9-4 16:38:00 发表
巴赫绝不难懂,只要心境相近,任何人都会被巴赫打动
难就难在这个心境相近,听懂巴赫需要岁月的沉淀。

听莫扎特同样需要岁月的沉淀,听到最后绝不会只是“优美”二字,或许莫扎特的音乐一直在神与魔之间徘徊(不包括那些应景之作)。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13 0:00:4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4 20:01:00 发表
我本人是极不喜贝多芬的,但我没什么问题,乐圣也没什么问题。

贝多芬1800年之前的作品,兄台不听可惜了。这些作品应该与您的听乐趣味极其相似。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3#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4 21:01:00 发表
谢610兄提醒,乐圣的钢琴三重奏我爱听,且经常听;还有出乎意料的,他整理的那些苏格兰、威尔士的民歌我也挺爱听,其余的头两次可以,然后就不想听了

弦乐三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弦乐管乐七重奏、小夜曲(0p8、op25)..........长长的一串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4#

感觉贝多芬早年的DD与莫扎特相比少了柔转千回,但却非常清爽,为他抛弃这种作曲方式感到遗憾。呵呵,离题了。

好听就好,听不下去就作罢,聆听音乐应该是一种享受..........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

有道理。

但喜欢巴赫的作品,并不妨碍我听亨德尔、泰勒曼等人的作品啊。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6#

什么时候shenming兄谈谈莫扎特的音乐,就像前面开贴说舒伯特一样。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7#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5 9:36:00 发表
其实,我有最多的话要对莫扎特说,但总是无语泪先流,找不到一种恰当的方式。 我先发一个驿号小夜曲的帖子,先前写的。

shenming 兄,贴一篇以前写的关于K563一篇。

深沉质朴~有感于莫扎特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嬉游曲

作为组曲的一种形式,嬉游曲在18世纪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音乐形式,在节庆、小型聚会上广泛演奏,由于是在公众的场合,这些曲子旋律欢快,音乐带有明显的外向性格。莫扎特写下了大量的弦乐嬉游曲和管乐嬉游曲,或为完成订单,或为即兴助兴。

但有2首曲子,冠以嬉游曲的名字,却风格内敛,展现了少见的沉静和雅致,这就是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嬉游曲(K254)、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嬉游曲(K563)。如果说早年的降B大调K254展现了如春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的简单、清纯,是一听就上口的那种,那么K563则复杂、深沉许多,绝非一般供娱乐消遣的嬉游曲,是愈听愈有味的陈年醇酒,虽然格式仍套用嬉游曲常见的快板、慢板、小步舞曲、主题变奏等形式,但徒具外形,内容完完全全是纯正的室内乐风格。

从某种角度上看,K563与K581、6首弦乐五重奏一起,成为其室内乐的巅峰之作。这首莫扎特最长的室内乐作品(时间达40分钟),个人认为也是弦乐三重奏这种曲种的最高成就。而舒伯特的弦乐三重奏在结构及组织、配合与竞奏等方面稍逊于莫扎特,它的最大特色是歌唱性(这首弦乐三重奏属舒伯特早期作品,但舒伯特室内乐早、晚期创作风格变化不是很大);海顿的弦乐三重奏没有听过,不敢说,但查阅相关资料,在海顿的室内乐中,弦乐三重奏并不占突出的位置。

与钢琴三重奏中钢琴可灵活使用,弦乐四重奏加一把小提琴,弦乐三重奏作曲的难度更大,由于三把乐器都是弦乐,既要和谐统一,又要有所区分,难度太大了啊。而莫扎特的美学原则则是“音乐应该是悦耳的”,这就是弦乐三重奏在他的作品中少之又少的原因。

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中提琴在K563中的运用。莫扎特自青年时代被中提琴敦厚而略带忧伤的音色所吸引,开始拉中提琴,并留下了K364这首协奏曲中神品。在室内乐领域,K563一改以往中提琴只是陪衬的角度,莫扎特赋予中提琴与小提琴同等的地位,曲中中提琴的话语极多,此种变化,使K563在乐器平衡上更体现室内乐独特的对话氛围,同时,也使乐曲的内容敦厚、质朴良多。由此也可看出,中提琴加入其他乐器的阵营,更能突出此种乐器的特性,没有对比,何来优越?
最后编辑610 最后编辑于 2009-09-05 10:06:30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8#

回复 109# shenming 的帖子

呵呵,现在交响等大编制的听得很少很少了。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9#

回复 111# 江月 的帖子

江月兄,很久不见,甚念。

现在还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吗?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