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顶顶~波里尼!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秋风客 于 2009-1-12 12:01:00 发表
听过玻璃的两张舒伯特,感觉味如嚼蜡,完全没我钟爱的Brendel的好,也没Richter的有个性,Perahia的也完全可以将之比下去。突然觉得玻璃是不是受了汉斯立克的“声无哀乐论”(借用嵇康语)的影响?想把情感完全过滤,只呈现音乐的内在结构。不过这样的处理不可一概而论,起码不适应舒伯特。

同意!听过几张玻璃的片子,味如嚼蜡。可能是我只注意旋律,而非音乐的内在结构。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18 23:45: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