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mzt
原帖由 秋风客 于 2009-1-12 12:01:00 发表听过玻璃的两张舒伯特,感觉味如嚼蜡,完全没我钟爱的Brendel的好,也没Richter的有个性,Perahia的也完全可以将之比下去。突然觉得玻璃是不是受了汉斯立克的“声无哀乐论”(借用嵇康语)的影响?想把情感完全过滤,只呈现音乐的内在结构。不过这样的处理不可一概而论,起码不适应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