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谈唱放(ML7,FM122,PhD,PP-1,DM10,EAR324,PL-P,25S,EMT... [复制链接]

1#

黑胶系统首先要考虑的是机械配合,其次才是电气上的配合.楼上前辈说的唱头先与唱臂的配合非常有道理.MC唱头与后端唱放的匹配的难点关键在于如何把MC的低电平(通常1mv以下)提升到MM唱放(也就是作唱片曲线EQ均衡)电平.
MM唱放部分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电路实现上区别,一般用RC反馈或RC衰减,专业器材会用高成本的LC电路,这部分的增益基本在45-55db之间.
回过头来MC电平(低于1mv)提升至MM电平(大约10mv左右)才是处理的难点.一般有2种处理方式.一种无源方式就是所谓的升压牛方式.第二种有源方式,分晶体管和电子管方式.
升压牛方式成本最高,可玩性也最高,调声的效果也最明显.因为各个升压牛厂家的声音风格不同这是其一,西电和NEUMANN就不同.其次各个厂家唱片的录音风格也不同,试想PHILIPS和MERCURY的风格会有很大差异.第三,音乐风格不同也决定了同样的唱头后端搭配的牛也不同,比如听JAZZ/BLUES与听古典用的牛一定不同.第四,不同乐手的演绎用的牛也会不同,不同乐手的发音气质就不同,试想Micael Rabin的发声和A.Grumiaux的发声气质就有巨大差异,搭配的牛一定不同.第五.作曲家作品风格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Mozart 和Bach的作品气质有巨大的差异.
除了以上的差异外还要考虑的是电气特性的匹配,这样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一支唱头配一对升压牛就发挥极致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但凡有升压牛产品的厂家都会出为ORTOFON SPU匹配的升压牛,而且价格还会远贵过唱头.呵呵.

第二种方式主动方式,一般晶体管方式处理比较多,为什么呢,信噪比好控制,便于大规模生产.著名的天价唱放FM 222/322,BOULDER2008都用的这种方式,这二款唱放小弟在同一套高班系统中聆听过,说实话,它们的信噪比低于小弟预期,至于声音表现评价太主观,也太有升缩性,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是喜好与个人修养问题,永远不会也没有必要有唯一答案.

关于EMT唱放说一句多嘴的话:
EMT最好的唱放(古董唱放,非现代唱放)不是EMT自己设计制作的,是NEUMANN设计制作的,因为有一批EMT唱盘是NEUMANN定制的,NEUMANN偏偏不要配套的唱放,而是自己设计制作,其中使用了著名的NEUMANN BV33升压牛.

NEUMANN BV33也是很有故事的升压牛,以后有机会小弟和大家分享.....

欢迎指导交流:-)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5/23 11:44:5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http://www.diybuy.net/forum-529-1.html
http://shop57520100.taobao.com
代理全线香港徐日生先生真空管器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