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度中性其实也是一种声染色 [复制链接]

1#

       楼主所说,其实是对中性的认识和对现有商品器材的认识还不到位。
      真正的中性指对录音信号不缺失也不附加,尽可能如实进行电声转换。这是hifi高保真的目标。
      但现实商品器材因原理缺陷无法做到。所以楼主根本不可能听到确实中性的声音。
      接近中性回放的电声是非常美好耐听的。绝非各种变异所能及。这需要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目前只有本人DIY可做到。
分享 转发
TOP
2#

      干、紧、硬的声音当然不是中性的,是传统好功放与喇叭组合的特有失真,通常的解法是靠加染色前级软化(附加谐波失真),此时声音会暖、软、闷,缺锐度,不通透。                                                                             

       切实做到中性,声音会非常顺畅、自然、通透、逼真。
      
       零度发烧说的好,高保真仅能相对于录音信号,录音做的好就更接近现场。主观想象的现场莫须有,以各种附加失真重组的,自诩的所谓现场声纯属伪造,不可信。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2-12-11 05:26:57
TOP
3#

       忠实还原录音,既是高保真。所以我们还要选择优秀录音作品。
       你喜欢自己的器材把古典变为现代,把小提琴变成中提琴,或各类变异也未尝不可,但这不是hifi,是个性烧。
TOP
4#

回复 34# musicmad 的帖子

       以往的商品器材确实都有明显失真,不能接近中性。
       但你的逻辑存在偏差,中性器材重播,会清楚的分辨帕瓦罗蒂的声音和多明戈的声音。
       以显示器类比,如果有偏色,则反映的色彩不准确,可能红色不正变成紫的。也可能清晰度不好,数不出细条纹。这都失去了中性参考价值。
       高保真电声同样需要公正不偏,准确精细,这才能还以录音原貌。
TOP
5#

原帖由 musicmad 于 2012-12-11 9:19:00 发表
另外也请大家不要忽略了录音师的智商,我想录音师在把握录音作品的平衡上肯定比你在行!谁敢说你已经完全知道这张录音原来是咋样的吗?

       这一条我很赞同,不在录音现场的人仅凭所谓经验就肆意否定录音作品是没有根据的。自称比录音师高明,无法认定。所以我只有尊重已成型的录音制品,把它尽可能准确的播放出来。
       至于我对传统错误方式的否定,以及我的做法,属于技术和原理层面的事,不能理解很正常,外国人也还没这么做嘛,中国人更难相信了。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2-12-11 10:00:27
TOP
6#

原帖由 musicmad 于 2012-12-11 10:10:00 发表
其实国外的电子技术理论和技术比国内先进太多了!至于为何国外人没搞。我想不是老外傻,而是你没发现或是没有搞的价值!简单的例子:传统的CRT显示器的色彩还原是有目共睹的,但还是被欧洲禁售了呀。难道LCD色彩还原比CRT好?

        比较典型,外国的月亮圆又亮,只看出处不看内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以为洋人都先知先觉。但我敢断言,一旦他们醒过闷来,必然跟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