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人做的静电耳机!!! [复制链接]

查看: 13177|回复: 56
1#

如果有同场PK的其他静电耳机才好。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16 9:59:00 发表
在海印听了几次QUAD的静电音箱,没有静电耳机的这种感觉,有些搞不懂。

我另一贴谈到过QUAD的静电音箱,它顶级的里面是六个单元组合,有分频。驱动仍存在问题,会感觉中高频偏硬。我的静电箱相对更舒服。
TOP
3#

多数还是认牌子的,甚至会把错误的声音当经典。用那个尺度衡量其他。思想要解放啊。
我说的虽是真话,有时不太客气,会得罪一些人。良言逆耳,如果我知道了不说,那才是糊弄大家。
再次斗胆指出,当前主流功放(恒压型、即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为恒定比例)是不够高保真的。不管它是多么的天价。并且我在这个市场上从未找到过达到本人系统中高音水准的组合。即便是数十万的。
TOP
4#

原帖由 谐音和韵 于 2009-1-19 0:43:00 发表
泼点冷水,老兄回头听听你的高音有没有化开,有没有几近自然的彻底开扬感。因为那种表现不用点玄学是出不来的。

哈哈,完全是原理的问题,与玄学无关。
TOP
5#

一直在做与物理原理相关的试验。玄学真是一窍不通啊。只有听的份了。
TOP
6#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19 15:46:00 发表
能请朱兄介绍一下解决了哪些系统中物理学上的矛盾吗?这很重要的。

说的是那个功放的事,您是看过的,虽然很多高人都狠加批驳,但客观事实不容置疑。只有听了才能明白。完全属实。当前主流功放有硬伤。耳放亦然。
TOP
7#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19 22:40:00 发表
非也,音频技术没革命性的突破,三大环节里都有不少物理学上的矛盾未解决,设计者只有突破了技术中物理学上的矛盾才能让人真正的心服口服,也或许国外和国内那些名声在外的"高手"对那些矛盾避而不谈,也或许是根......

这个问题其实我在“误区”帖已说的够清楚了。真的是属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用了十几年,仍是孤芳自赏。也可能大家并不在意电声是否高保真,而更喜欢某种异变。
TOP
8#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20 9:17:00 发表
znd06兄这样说大家肯定心里不舒服。

其实音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会只有一条路的。

而且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中国人的老祖宗就已经把这些事说得很透了。

这话有代表性,心里不舒服是暂时的,确实明白了,悟性到了,才有忏悔。直到现在,没见那位走通罗马路。包括外国人。在HIFI的前题下(指更全面的还原信号细节)我接受任何挑战PK,不管它是多高价。
TOP
9#

静电耳机回来后,一直没在意。LPD提醒已有打磨,这才仔细对比了一番。打磨内容为:加装了两只电源收割机,换了保险管,顶盖贴胶带。与原型机比,果然有些许不同。主要是低频轮廓勾勒得更清晰了,也就是说;原型机低音稍散。或曰肥了点。到底是谁起的作用还没来得及认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