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的困惑 二 [复制链接]

查看: 6710|回复: 26
1#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把音响(包括CD)制作理解为一种技术的话,那肯定会进步的,但是把音响(包括CD)制作理解为一种文化的话,就是可能是变更而不一定是进步了。万老受用不???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是的,我觉得LP、老版CD制作、35a代表着那年代的音乐人对音乐的理解,现代的器材、和CD制作代表着现代人对音乐的理解,你接受了那种音乐的理解,你就喜欢那种 我是没文化的,觉得都可以接受,你发烧时间太长,导致迷糊了
TOP
3#

回复:发烧的困惑 二

等看足球,再现丑一下。假如把音响当做小提琴,是不是可以从音乐家方面来理解这一现象?埃尔曼和海菲滋师出同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艺术风格,一个音色至上,自由甚至乎滥情,一个忠实于原著,力求精准。在海菲滋出山之前10年,欧美群众不是也把“埃尔曼音”作为小提琴的完美演绎吗?(我有他两张碟,实在也是非常喜欢的。)海老神弓一出,欧美轰动,埃尔曼逐渐推出舞台,但海菲滋后,又出来个帕尔曼,同样是强调音色甚至乎滥情,今天不也是同样有大批拥护者?我是想把35A理解为“埃尔曼音”就好理解点
TOP
4#

回复: 发烧的困惑 二

原帖由 anfield 于 2008-6-11 2:32:00 发表
为钱做和用心做,这是新老二代产品的主要区别



        当旧不溜秋的二手的35A炒到人民币10000元的今天,聪明的商家会看不出机会?就是为了钱也要用心做了。恐怕还有调音的水平和音箱制作人对音乐的理解问题在里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